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一般以200--300个汉字为宜,占全文字数的5%左右。  相似文献   
72.
隐孢子虫病药物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因而,许多学者在隐孢子虫免疫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介导的细胞免疫保护作用,以期为该病的细胞免疫和免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徐阔  王婷  刘静  王秋霞  许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7):1131-1134,1145
目的 分析引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原体,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9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抗体(IgM)水平以及痰病原菌培养结果,并对病原体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P、LP1、PIV为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其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8%、26.1%和14.6%;2种以上(含2种)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30.7%,混合感染主要集中在MP及LP1合并病毒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冬季的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χ2=13.75,P<0.05),其中嗜肺军团菌的感染好发于冬季(χ2=15.03,P<0.05);副流感病毒的感染好发于冬季(χ2=10.67,P<0.05),其余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未见明显季节性差异.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6.5%(13/199);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4.0%(8/199).结论 引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原体以MP、LP1、PIV等非典型病原体为主;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与真菌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放射影像科室承担教学的8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作为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教学实验组,其他4个班级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则采用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来评价.结果:在实施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教学后,教师教学积极性较实施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学习积极性和专注程度方面,实验组积极性高和专注程度高的比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应用于影像学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王秋霞  朱履昌  张晨美 《浙江医学》2020,42(13):1433-1434,143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于2020年1月收治婴儿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1例。女,3个月22d。因“发热1d”以及父亲、外祖父母被确诊SARS-CoV-2感染住院,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婴儿SARS-CoV-2感染的临床表现相较于成人轻,SARS-CoV-2感染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轻症恢复期患儿肠道可能长期携带SARS-CoV-2,病毒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  相似文献   
76.
王秋霞  陈亮  罗馨  胡道予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2012,27(9):1010-10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仟伏扫描在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是否具有CT值增强效应及其增强幅度的变化。方法:将碘帕醇(370mg I/ml)配成浓度为2.5%的溶液,以模仿对比剂在人体血管内的浓度;将对比剂溶液注入直径为5mm的橡胶管内,制成模拟人体血管的静态实验模型,共30支。实验一:利用64层螺旋CT对30支实验模型进行扫描,管电流40mA,除管电压kV值改变外,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管电压选用120kV(Ⅰ组)、100kV(Ⅱ组)和80kV(Ⅲ组),3次扫描时每一支模型的位置固定不动。将扫描后获得的原始数据以1.25mm层厚进行重建,测量1.25mm重建图像上各个实验模型的各个层面的CT值共10次,取平均值作为统计指标,计算各组间的CT差值。实验二:在进行实验一的100kV扫描序列中,固定管电压100kV,改变管电流为60mA再扫描,其余参数不变;数据处理及测量均同实验一,得到100kV、60mA扫描下的CT值(Ⅳ组),并计算100kV条件下60mA与40mA间的CT差值。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CT均值分别为267.35、320.89、400.69及321.02HU;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Ⅱ组、Ⅱ组与Ⅰ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Ⅱ组、Ⅱ组与Ⅰ组、Ⅳ组与Ⅱ组的CT差值的均值分别为133.34、79.81、53.54及2.17HU;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Ⅱ组、Ⅱ组与Ⅰ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随着千伏值降低,CT值具有增强效应,随着管电压的降低,CT值增强幅度增大;固定CT管电压千伏值,改变管电流毫安值,CT值无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77.
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高血压病,目前世界上尚无固定不变的诊断标准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各国确定诊断标准时间上的重叠及差异,势必导致人们对诊断标准值的含糊。对此,笔者2002年5月-2003年2月做了一个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调查,其结果令人震惊。下面就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进展及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 PD- ECGF在肝癌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5例肝癌细胞的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D- ECGF)表达情况及其在癌旁组织 (小结节性肝硬化、肝细胞增生等 )和正常肝细胞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与肝癌诊断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细胞 PD- ECGF表达强阳性 ,癌旁增生的肝细胞 PD- ECGF弱阳性 ,正常肝细胞 PD- ECGF弱阳性或阴性。 PD- ECGF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 结论  PD-ECGF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肝癌诊断、鉴别诊断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79.
以酶标仪代替光电比色计,聚乙烯酶标反应板取代试管,用于血液葡萄糖的微量检测.该法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在光电比色法的基础上减少试剂用量到200μl,标本用量5μl.该法批内测试CV为2.9%,批间为3.9%.与光电比色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法在2.8~11.2mmol/L之间线性良好,r=0.979,回归y=0.178+0.037X.回收率96.2~104.3%.所用试剂量是光电比色法的1/5~1/10.  相似文献   
80.
<正> 笔者对1974年3月~1982年2月确诊住院的出血热患者516例中之342例作了肝功能检查,并将其结果分析讨论如下。一、料料与方法凡符合全国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的住院出血热者,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出血热患者于入院后抽空腹静脉血,检查肝功7项(谷丙转氨酶、去氧胆酸钠絮状试验,锌浊、麝浊、高田氏、黄疸指数及胆红质)。以后于各病期中各抽血查肝功一次,对越期患者只查临床经过的各病期肝功,并及时填写肝功变化观察登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