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6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571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2篇
综合类   1383篇
预防医学   50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43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8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真菌性鼻窦炎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性鼻窦炎以往发病率较低 ,近年由于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 ,其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据报道 ,上颌窦真菌病已占上颌窦感染性疾病的 1 5 .8% 〔1〕。为观察围手术期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 ,本文总结 1 997年 5月~ 2 0 0 2年 5月采用内镜鼻窦手术结合药物综合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3例 ,男 1 1例 ,女 1 2例 ;年龄 36~5 8岁 ,平均 46.6岁。病程 5个月~ 4年。主要症状 :鼻涕带血或回吸性涕血 8例 ,鼻出血 3例 ,鼻塞、流脓涕 4例 ,从鼻腔或从咽部排出褐色块状物伴有臭味 4…  相似文献   
102.
磺胺类药物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与电色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μ-HPLC)和毛细管电色谱(CEC)分离磺胺类药物,建立药物微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用ODS柱为固定相,甲醇和2 mmol·L-1磷酸缓冲液(pH 3.0~7.0)为流动相,电压为0~-15 kV,流速为10 μ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μ-HPLC在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3.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CEC在电压为-5 kV,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5.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结论电渗流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增加而下降,随pH值、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溶质的保留值(k)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电压的增加而下降,随电压增加下降明显的是TMP,随pH值变化较复杂。在相同条件下对5种磺胺类药物的分离,μ-HPLC需67 min,CEC只需25 min,后者更适合于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和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Easy-mIFN-γ,比较两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蛋白的能力以及CNHK200-mIFN-γ,ONYX-015及野生型腺病毒Ad5在正常及肿瘤细胞中的增殖力,进一步观察其抗瘤效果.方法:以病毒增殖试验检测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能力;透射电镜观察CNHK200-mIFN-γ在Hep3B细胞中的增殖复制;检测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mIFN-γ的表达;CPE实验观察增殖病毒对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CNHK200-mIFN-γ和ONYX-015仅在肿瘤细胞中增殖,且前者增殖力较强.CNHK200-mIFN-γ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且表达量与病毒增殖密切相关,而AdEasymIFN-γ在肿瘤细胞中的mIFN-γ表达几乎不能测到.ONYX-015与CNHK200-mIFN-γ对正常的细胞无杀伤性,但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结论:外源基因mIFN-γ的插人没有改变增殖病毒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增殖的特性.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具有良好的肿瘤选择性及增殖性,且可以有效表达mIFN-γ,并且有效杀伤癌细胞,显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MVP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VP(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 )方案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由细胞学或病理证实、初治、KPS评分 60分以上、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以上的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放化疗组和MVP组各 3 1例。两组患者都接受MVP化疗 ,丝裂霉素 6mg/m2 静脉注射 ,第 1天 ;长春地辛 2mg/m2 静脉注射 ,第 1、8天 ;顺铂 80~ 10 0mg/m2 静脉滴注。每三周重复。放化疗组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 ,照射剂量为 46~ 5 6Gy/5~ 6周。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化疗 2~ 4个周期。放化疗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 48.4% (15 /3 1)和 19.4% (6/3 1) (P <0 .0 5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 8个月和 4个月 (P <0 .0 5 )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0个月和 6个月 (P <0 .0 5 ) ,1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8% (17/3 1)和 2 2 .6% (7/3 1) (P <0 .0 5 )。放化疗组的骨髓毒性重于MVP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胃肠道反应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VP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较单纯化疗更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5.
106.
膝关节功能障碍是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笔者采用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骨折后期膝关节功能障碍 14 7例 ,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4 7例患者中 ,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5个月 ;股骨粗隆间骨折 14例 ,股骨干骨折 18例 ,股骨下段骨折33例 ,髌骨骨折 2 2例 ,胫骨踝间骨折 32例 ,胫腓骨骨折 2 8例 ;手术病人 5 6例 ,石膏外固定病人 4 4例 ,小夹板外固定病人 2 9例 ,骨牵引病人 18例。膝关节伸屈在 10°~ 70°范围内 ,且均已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2 治疗方法2 1 中…  相似文献   
107.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s-likeTcelllymphoma,SPTCL)是一种细胞毒T细胞的淋巴瘤,好发于皮下,其特征是皮下脂肪组织内有原发的小、中或大的多形性T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呈花环状排列,瘤细胞有明显的核碎裂、核坏死。SPTCL是近年才确定的一种原发于皮肤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新亚型,1994年由国际淋巴瘤研究协作组(REAL分类)正式命名,2000年WHO分类将其纳入外周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肿瘤中。本病属于少见类型的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均比较特殊,国内报道极少,国外报道也不多,我…  相似文献   
108.
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珍达 《四川中医》1997,15(7):31-31
笔者自1977年至1993年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一般资料]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5年余。[治疗方法]①中药以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当归12g,桂枝、白芍各10g,细辛、木通、灸甘草各6g,大枣5枚。寒盛加制革乌、制川乌各7g;湿盛加羌活、独活、苍术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②针灸治疗: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为主,常用环跳、承扶、秩边、委中、承山、昆仑及阿是穴。每次的治疗均根据其疼痛程度来选择穴位。操作…  相似文献   
109.
33例椎-基底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瘤治疗方法与预后关系。材料与方法:报告33例椎-基底动脉瘤。动脉瘤破裂致SAH18例,动脉瘤直径从5mm到45mm。其中9例行保守治疗。直接手术治疗中,9例夹闭术,2例瘤壁加固术。1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9例保守治疗中3例因再次出血死亡。11例直接手术均痊愈。1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1~3个月后复查造影,闭塞率>80%者12例。结论:椎-基底动脉瘤积极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依动脉瘤部位与大小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至关重要,血管内栓塞治疗适于直接手术难以达到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