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桥本氏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1991年1月~2002年1月,笔者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桥本氏病30例,并与西药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本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32~47岁,平均41岁;病程1~7年,平均2.2年。对照组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31~46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患者俯卧值后患肢呈背后推离样式,由肘后内至前外沿肘横纹行横切口,复位后松质骨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吲定。结果俯卧位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27例,平均12.8周。手术时问从切皮到无菌辅料覆盖完毕,平均20min,手术切口1.8~2.5cm,均取得骨性愈合,患肘功能与伤前基本一致。Broberg—Moreey术后肘关节评分,优22例,良5例。结论俯卧位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易操作、愈合后残留瘢痕小、符合美学观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Good’s综合征(胸腺瘤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其特点为胸腺瘤患者出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淋巴细胞缺乏或缺失。本病最早由Good在1954年报道,因此而命名。我们收治1例胸腺瘤切除术后患者,以反复肺部感染并发支气管扩张乃至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合并眼肌无力、带状疱疹、骨髓B淋巴细胞缺失,经抗感染、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好转。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将本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通过根管治疗术病例分析,发生治疗期急性炎症期症状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收集460颗根管治疗术病例。结果:通过病例尖周病治疗中或治疗后并发急性炎症的几率大。结论:严格控制感染、充分冲洗根管及准确完善的根充是根管治疗中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分组采用TGF-β、S1P和S1P受体1(S1PR1)抑制剂VPC23019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S1PR1和p-Smad3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mad3的核转位。结果:与TGF-β组相比,TGF-β+S1P组End-MT进程显著被抑制,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显著减少(P<0.05);而加入S1PR1抑制剂后,上述S1P的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在HUVECs中,S1P通过S1PR1抑制TGF-β诱导的End-MT,该效应可能与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7.
我科于 1996年 4月~ 1999年 5月对住院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采用运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心理疗法等综合措施,对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脑出血患者 140例,均首次发病 1~ 2d入院,经头颅 CT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80例,男性 51例,女性 29例,年龄 (58.2± 6.9)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2](29.0± 2.3)分,伴发疾病评分 [2](6.8± 1.4)分,既往病史评分 [1](5.5± 2.0)分。对照组 60例,男性 32例,女性 28例,年龄 (59.2± 7.…  相似文献   
48.
微信视频号是一个可以记录和创作微信短内容的平台,于2020年1月21日开启内测。微信视频号的内容以图片和视频为主,并能带上文字和公众号文章链接,可直接在手机上发布,支持点赞、评论进行互动,也可转发到朋友圈、聊天场景。视频号是一个微信生态战略级产品,是链接内容及交易的重要窗口;视频号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也是一个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移植在防治兔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1)A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分层关腹;(2)B组(实验模型组),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3)C组(hUC-MSC移植组),术前12h经耳缘静脉注射hUC-MSC(2×106/kg)5ml,然后按B组实验操作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术后定时监测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术后4周开腹行胆道造影。处死动物后,取第一肝门处汇管区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多个时间点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为P<0.05),但C组的生化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5),下降趋势明显。术后4周胆道造影、病理学检查结果示,B组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破坏严重,C组的胆管上皮细胞破坏较B组明显减轻,管壁结构完整。结论术前hUC-MSC移植能够有效减轻缺血性胆道病变的程度,预防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正>献血者献血量该如何确定,《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简单要求体重:男≥50kg,女≥45kg;Hb男性≥120g/L,女性≥115g/L即可献血。人体血液总含量占到人体重的7%~8%,与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由于不同体重(w)、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体型)的献血者体内总血量明显不同,这导致献血者可以捐献的血量不同。有报道称总血量与献血反应的发生有非常高的相关性〔1〕,体重越重献血反应的发生率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