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桂阳  王爱民  王子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67-3269,i003
目的:通过对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施行不同间隔时间的二期翻修术,初步选择二期翻修术时机,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96只,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毕于关节腔内接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株(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1&;#215;10^8CFU。术后4周清创,间隔不同时间二期再植新假体。实验动物根据间隔时间随机分为即刻再植组(R0组)、2周后再植组(R2组)、3周后再植组(R3组)、4周后再植组(R4组)、6周后再植组(R6组)和12周后再植组(R12组),每组16只,并于再植4周后处死。检测X射线片、细菌培养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结果:MRSE接种4周后所有关节均感染。二期再植和处死前各组感染率均下降,R4组、R6组和R12组感染控制满意,与R0组和R2组比较差异显著。清创前各组CRP和血沉显著升高。二期再植和处死前R4组、R6组和R12组的CRP明显下降。二期再植前仅R12组的血沉明显下降,处死前R4组和R6组的血沉才明显下降。结论:二期翻修术能有效控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时机以间隔4~6周为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vancomycin-loaded polymethylmethacrylate,VCM-PMMA)在兔人工股骨头感染一期翻修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拘,体重2.4~3.4 kg.制备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2),行清创和一期翻修手术,对照组以单纯PMMA固定,实验组以VCM-PMMA固定.术后即刻、4、8和12周摄X线片;术前及术后1、3、7 d及2、4、8和12周 8个时间点检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术后12周处死动物后,以细菌培养和罗丹明标记的兔抗表皮葡萄球菌免疫血清细菌染色检测感染治愈率,并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一期翻修术后,对照组有2只兔再次形成脓肿,实验组无脓肿再形成.关节活动度实验组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对照组有6个关节脱位,实验组有3个关节脱位.血清CRP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于翻修术后1 d显著升高(P<0.01),3 d达高峰,于7 d开始下降,对照组于术后第8周、实验组于术后第2周低于翻修前水平(P<0.01),实验组在术后4周接近正常水平.ESR两组均从翻修后3 d开始升高,7 d达高峰,对照组感染后一直居高不下,实验组于术后第4周低于翻修前水平.细菌检测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58.3%(7/12)和16.7%(2/12)发生再感染,翻修成功率分别为41.7%和83.3%.发生再感染的假膜组织光镜下可见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感染治愈者可见纤维细胞增生. 结论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时应用VCM-PMMA固定假体,能显著提高翻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测定西安地区无前列腺疾患男性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PSA)百分比,研究年龄对fPSA百分比的影响及fPSA百分比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其与国外资料的差异,探讨适合于中国人的t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 方法选择829例男性,其中无前列腺疾患男性775例,按年龄不同分为5组,测定血清PSA、伊SA并计算tPSA百分比,研究年龄与PSA、fPSA、IPSA百分比相关性.另选5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研究fPSA百分比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合无前列腺疾息男性的fPSA百分比,确定适合于中国人的f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 结果PSA、fPSA与年龄相关,fPSA百分比与年龄无关.fPSA百分比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西安地区无前列腺疾患男性fPSA百分比值显著低于国外资料报道.适合于中国人的t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为≥15%. 结论fPSA百分比不受年龄因素影响,临床价值优于PSA.随着前列腺癌病人fPSA百分比降低,其病理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加,恶性程度增高.国外资料报道的f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不适用于中国人,中国人应建立自己的f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适合于中国人的fPSA百分比参考值范围为≥15%.  相似文献   
104.
手部爆炸伤往往伤情严重,造成多种组织同时损伤或缺损。此类复杂而严重的损伤治疗上难度较大,常常采取前臂截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不但可免除截肢,而且使手术得以一次完成成为可能,这样既缩短了疗程,功能恢复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5.
自1995年6月~1999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多种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7.5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2例,切割伤19例,绞伤7例。参照顾玉东[1]拇指缺损10度分类法,将拇指末端缺损分为2型4亚型:ⅠaO例,Ib39例,Ⅱa17例, Ⅱb12例。1.2方法选用V—Y皮瓣成形41例,第2指背侧皮瓣25例,拇趾甲皮瓣游离移植2例。2 结果 术后随访7~61个月,拇指末节外形饱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过程中播放个性化背景音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5月~2017年4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穿刺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观察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配合程度、疼痛程度、操作时间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疼痛程度、配合程度、操作时间、检查中心率、操作前中后血压变化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中给予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减轻患者疼痛,利于诊治顺利进行,融洽护患关系,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基层医院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2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铜梁县中医院骨科2007~2011年收治的2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3~52岁,平均35.4岁。按照Mcmurtry的多发伤骨盆骨折救治方案,10例等待择期手术,13例采取损害控制技术治疗。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随访6~43个月。23例中无一例死亡,术后发生感染6例,L5神经根损伤1例,均治愈。按Matta骨折移位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达78.3%。结论基层医院虽然条件一般,但可采取早期救治,获得较好效果。基层医院采用损害控制技术,如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骨折止血纱布填塞止血等,可有效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水平,但在遇到严重、复杂病例时,应早期救治稳定病情后及时转送上级创伤救治中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查体和超声发现的212例患者共360个乳腺肿物,应用EnCor乳房活检系统及7/10G穿刺针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212例共切除360个肿瘤,直径约0.5~3.5cm。手术时间为5~40min,平均12.3min。术后局部瘀斑32例,血肿25例(5例行血肿穿刺)。术后病理:纤维腺瘤108个,乳腺增生240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0个,管状腺瘤2个。198例随访6~18个月,可疑肿瘤残余18例(9.0%)。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以准确定位并切除乳房内良性肿瘤,且具有安全、微创、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9.
110.
采用比色法对70例TURP患者的失血量进行测定,并与开放性手术比较,结果表明,TURP虽失血量相对减少,但失血仍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开展此项手术初期,失血量较多;合并高血压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