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研究1 319 nm激光致白色小型猪皮肤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方法:以连续波1 319 nm激光为照射源,皮肤表面光斑直径为0.98 cm,照射时间分别为0.4、1.0和3.0 s,在不同剂量下照射贵州小型猪皮肤,于照后1 h、24 h观察皮肤损伤,并拍照记录,统计各个剂量下的损伤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出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结果:皮肤损伤发生率随照射剂量的升高而升高,轻者出现即时红斑,稍重者红斑24 h仍可分辨,更重者可观察到白色凝固斑,统计分析损伤发生率确定三种照射时间条件下的1 h皮肤损伤阈值分别为35.5、36.1、37.0 J/cm2,24 h皮肤损伤阈值分别为38.9、40.8、43.4 J/cm2。双对数坐标下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损伤阈值随照射时间的0.02次幂增长,表明其时间依赖性极弱;照后24 h损伤阈值高于1 h损伤阈值。结论:在皮肤入射光斑直径0.98 cm,照射时间为0.4、1.0和3.0 s条件下,1 319 nm激光致小型猪皮肤24 h损伤阈值为38.9、40.8、43.4 J/cm2。  相似文献   
32.
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军事等领域,激光的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痛觉的首选刺激方式。激光诱发痛觉与激光参数如波长、脉冲宽度和光斑面积,以及受照部位皮肤的组织特性如与脑部的距离、皮肤类型和颜色等因素相关。本文介绍了激光的痛觉效应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介绍激光消蚀术、激光选择性烧结和激光干涉平板印刷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表面修饰应用的背景和基本原理,并总结激光表面修饰的工作条件和特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6-12关于激光修饰组织工程材料的文章。检索词"laserablation,biomaterial,sintering"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组织工程,激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3种激光表面修饰方法的应用和实验结果。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35篇,排除5篇重复性研究。30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6篇关于激光消蚀术,8篇关于激光选择性烧结,6篇关于激光干涉平板印刷术。资料综合:与传统的化学方法和其他物理手段相比,激光表面修饰具有加工精度高、无污染和不改变材料力学性质的优越性,其中有代表性的3种方法为激光消融术、激光选择性烧结和激光干涉印刷术。结论:激光表面修饰的优点是无接触加工降低污染概率,通过计算机和精密机械装置进行操控,加工精度高、结果重复性好、操作灵活;不仅能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对生物金属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34.
临床上经常遇到结核病(TB)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需要同时治疗。当抗HCV和抗TB药物联用时需要考虑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DDIs)、抗TB药物诱导的肝毒性,以及肝脏疾病状态。现重点讨论常用抗TB和抗HCV药物的代谢机制和联用药物的选择,为TB合并HCV感染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1.319μm近红外激光致兔角膜全层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角膜损伤后长期修复的过程及结果。方法 实验对象新西兰白兔10只,采用波长1.319μm近红外激光损伤兔左眼角膜(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只兔眼1个照射光斑,光斑直径3 mm,照射时间0.7 s,能量密度140 J/cm2。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组织病理学检测等技术手段,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至6个月内多个时间点进行角膜损伤修复观察。结果 波长1.319μm激光在本实验照射条件下的兔角膜损伤为全层性损伤。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可见激光损伤形成的白色损伤斑先增大后缩小,损伤后6个月基本消失,同时角膜先肿胀增厚后迅速消退;OCT观察及定量测量可见损伤斑中心角膜全层厚度最大可达正常角膜厚度的2倍,增厚区域直径最大可达照射光斑直径的2.6倍;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激光损伤后坏死上皮和内皮细胞快速脱落,新生上皮和内皮细胞随后覆盖损伤区,基质细胞损伤后数小时核染色质脱失,后期修复过程出现大量浸润细胞。结论 波长1.319μm激光在能量密度140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