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本文着重就30年中2038例内科心衰病人的病因构成比变化,治疗发展对心衰转归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住院心衰病人的年龄趋于增大,病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肌疾患已上升为第二大病因。2038例中275例死亡,住院病死率13.49%,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比较表明,毛地黄不规则性给药,排钾性利尿剂的大量使用,入院时的心衰程度均和死亡呈正相关,而与毛地黄的维持量法给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小板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MMPRIN,又名CD147)释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25 mg/L、50 mg/L和100 mg/L ox-LDL,对照组(磷酸盐,PBS)和100 mg/L天然LDL体外刺激洗涤血小板,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上CD147、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上清液中可溶性CD147(sCD147)含量,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形态改变及颗粒释放。同时,阻断LOX-1受体后,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ox-LDL(50 mg/L和100 mg/L)刺激的血小板CD147表达。结果 25 mg/L、50 mg/L和100 mg/L ox-LDL处理组血小板CD147相对平均荧光强度(rMFI)(1.01±0.06、1.18±0.07、1.24±0.08)均高于对照组(0.86±0.10, P<0.01)和天然LDL组(0.89±0.11, P<0.01)。LOX-1阻断后,ox-LDL(50 mg/L和100 mg/L)处理组血小板CD147 rMFI(0.96±0.08、1.05±0.07)均下降(P<0.001)。ox-LDL处理后,血小板形态明显改变,并伴随颗粒释放。结论 ox-LDL通过与LOX-1结合诱导了血小板CD147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改良液氮冻伤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VP)模型,验证改良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改良方法组(A组)和传统方法组(B组)各12只。分别按照改良方法及传统方法造模,6 w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A1组=4只,B1组=4只)检测斑块形成状况。A组6 w末、B组10 w末剩余兔子(A2组=8只,B2组=8只)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48 h后取出右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MMP)-1水平。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兔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高脂3 d后兔血脂水平已明显升高,1 w后达基础水平的415倍;血脂变化曲线可见第1周血脂上升最为明显。与基线水平相比,高脂喂养1 w后两组兔血清hs-CRP即明显升高,至激发前进一步升高,激发后hs-CRP较激发前明显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6 w末A1组兔已形成明显的AS化斑块,而B1组兔斑块较小;激发后48 h两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表面内皮损伤,部分形成血栓;两组易损斑块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见两组斑块处均有MMP-1蛋白的大量表达。结论改良液氮冻伤法可构建易损/破裂粥样硬化斑块,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成模时间,节约造模成本,更快速,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儿科就诊的22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86.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咳嗽及恶寒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有效缩短流行性感冒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90例慢性宫颈炎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慢性宫颈炎轻、中、重度的总有效率为76.19%、77.78%、66.67%;观察组慢性宫颈炎轻、中、重度的总有效率为95.65%、88.23%、100.00%;对照组中低危转阴率为80.64%,高危转阴率为64.29%;观察组中低危转阴率为90.91%,高危转阴率为83.33%;另外两组在引流排液量、流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孕检的5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情况、不良妊娠结局;比较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正常及异常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胎儿窘迫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正常者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异常者(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升高,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引起的肩臂痛、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综合症。多发生于40~60岁。而近年来,发现30岁以下的青年人颈椎病并不少见。且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8年~2012年,对5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术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组25例,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肺动脉压力(PPA),比较各组间以上各项测量值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MVRP组EF、FS值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R组EF、F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RP组EDD、SED、LAD及PPA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MVR组EDD、SED、LAD及PP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EDD、SED、LAD、EF及FS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与切除瓣下结构的传统MVR比较,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以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及33例子宫腺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与其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环绕肿瘤周边,其内部血流常为周边血管分支进入,而子宫腺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平行或走向稍紊乱进入瘤体内,与瘤体外正常肌层内血管走行方向基本一致。②子宫肌瘤多普勒血流频谱常表现为肿瘤周边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肿瘤内部(P〈0.05);而子宫腺肌瘤周边与其内部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及其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是鉴别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