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不同角度后倾曲及不同加力方式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和大小。方法将0.046cm(0.018英寸)澳丝上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的作用力分别加载于牙体相应部位,并分别采用颊侧单独加载和颊舌侧同时加载方式对下颌第二磨牙施加1.0、1.5和2.0N的近中牵引力,模拟牙齿在不同加力方式下近中移动时牙周膜初始应力的分布和大小。结果后倾曲作用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时,应力集中区位于牙周膜颈缘。后倾曲为15°、20°和25°时,分别相应于颊舌侧同时加载1.0、1.5和2.0N的近中牵引力,牙周膜应力分布较颊侧单独加载均匀,但后倾曲为5°加载2.0N和后倾曲为30°加载1.0N的近中牵引力时,颊舌侧同时加载的应力分布并不比颊侧单独加载均匀。后倾曲为10°、15°、20°时,加载1.0N的近中牵引力牙周膜最大Von Mises应力接近理想牙移动的牙周膜最佳应力范围。结论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时应尽量选择低摩擦力矫治系统,临床治疗中应首先充分排齐整平;以0.046cm(0.018英寸)澳丝作为主弓丝时使用15°至20°弓丝后倾曲匹配接近1.0N的近中牵引力颊舌双侧加载进行加力,牙周膜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应力大小更接近于牙周膜最佳应力范围。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中国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峰特征,绘制适用于正畸临床的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及增长量曲线。方法;从1995年五部委进行的体质调查资料中获取的32524名四川省城乡汉族7-19岁中小学生体重资料。结果:绘制适合中国人民的正畸临床用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及年增长量曲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昼夜不同时段戴用功能矫治器后,髁突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昼夜变化,为探讨功能矫治昼夜最佳介入时段,提供直接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段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软内PCNA表在的昼液变化。结果 戴用功能矫治器后,PCNA表达强度增加;白天戴用组明显高于夜晚组。结论 功能矫治器可以刺激髁突软骨增生;在髁突软骨昼夜自发性生长最旺盛时段戴用矫治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向后牵引下颌对大鼠血中PGE2含量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探讨局部矫形治疗是否对全身机体代谢产生影响。方法:分别在白天和夜间给大鼠戴向后牵引下颌的功能矫治器,用放射免疫法测试生长期大鼠在自然状态及不同时间加力后大鼠血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绘制浓度-时间曲线,并进行时间生物学中的余弦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血中PGE2含量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白天加力组和夜晚加力组大鼠血中PGE2含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尖牙在不同愈合期的拔牙区内移动后根尖的吸收情况和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为临床上选择拔牙区内正畸牙移动的最佳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例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的错畸形患者的40颗上颌尖牙为研究对象,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周和12周开始随机牵引上颌不同侧尖牙向远中移动,至尖牙与上颌第二前磨牙接触后,拍摄尖牙的根尖定位片,测量尖牙根尖吸收等级和牙槽骨水平高度。结果 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周和12周移动上颌尖牙,尖牙的根尖吸收情况和牙槽骨水平高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拔牙创的愈合对移动牙齿的根尖吸收和牙槽骨水平高度没有明显影响,可以考虑拔牙后早期移动牙齿。  相似文献   
46.
运用纵向研究方法,重新评价一个曾被Broadbent等认为,具有理想(牙合)及协调面形的白种人样本群,以探讨男女两性在生长过程中,颌骨、牙列关系之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7.
老年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年性肺炎因年龄、并发症及临床症状的特殊性 ,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结合我院收治的 30例老年性肺炎 ,现对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0例均符合老年肺炎的诊断标准 [1 ] 。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72 .5岁。 6 0~ 70岁 13例 ,~ 85例 17例 ,病程平均 13.3日。社区获得性肺炎 19例 ,医院内感染肺炎11例 ,合并其它疾病 2 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 12例、高血压 8例、冠心病 7例、脑血管意外 4例、恶性肿瘤 3例 ,糖尿病 4例及 COPD12例 ,合并 2种以上疾病 11例 ,重症肺炎 5例。2 .临床表现咳嗽…  相似文献   
48.
在正畸治疗中,拔牙与否历来是争议较大的问题,也是正畸医生较为费心的问题。从口腔正畸之父Angle的不拔牙矫治理论至今,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变化和反复。Angle医师追求理想正常胎,要求保留口腔中所有牙齿,主张通过促进咀嚼功能以刺激颌骨生长,为牙列提供足够的间隙。但是后来研究发现颌骨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对间隙不足的错胎畸形,如果不拔牙矫治,其疗效不稳定易复发。  相似文献   
49.
刺激髁突生长改建的功能矫治器 ,可高效能矫治生长发育期儿童的下颌后缩。但在一天中何时是最佳矫治器戴用时段 ,却至今尚无定论。如何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机体内在节律 ,优化治疗方案 ,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学检测手段 ,应用现代时间生物学分析法[1] ,探讨大鼠髁突内源性甲状旁腺素 (PTH)含量的昼夜节律性及临床最佳矫治时段。1 材料与方法 :72只 4周龄雄性SD大鼠 ,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白天组、夜晚组。用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导大鼠下颌向前。光照时间为 8∶0 0~2 0∶0 0。白天组在 8∶0 0~ 2 0∶0 0时间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甲强龙冲击治疗后天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66例初发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3人。A组使用甲强龙冲击综合治疗,B组采用传统中西医结合治疗,14d为一观察期。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强龙冲击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甲强龙冲击综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效果,其疗效优于传统中西结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