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误吸是肠内营养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阐述外科ICU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和最新进展,总结了预防及诊治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误吸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ICU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根因分析法了解ICU护士管理仪器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建立并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归类整理、清点管理以及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等。结果应用信息化管理后,护理人员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明显减少;护理人员清点仪器设备所需的时间明显下降,各班清点仪器设备时间的变异系数由(27.74±5.07)%下降至(17.20±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仪器管理的同质性,使全员参与管理,降低ICU仪器设备使用隐患及风险,保障ICU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常规氧气瓶和智能氧气瓶在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寻找危重症患者转运中最佳的供氧设备。 方法 选取从ICU转至病房的120例患者,将其中使用常规氧气瓶转运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智能氧气瓶转运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持续监测中分别记录转运前、转运中第5分钟、转运中第10分钟、转运中第15分钟和转运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指标以及两者的变异度,并且对两种供氧设备转换为呼吸机模式的准备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转运中第5分钟、第10分钟、第15分钟以及转运后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运整个过程中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变异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对于两种不同供氧设备转换至呼吸机模式的准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中,智能氧气瓶在转运风险、安全管理以及维持生命体征趋势稳定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转运更为安全,且切换至呼吸机连接模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4.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发生现状和发生时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Webof Knowledg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网(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关于成人UEX 发生率的研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研究质量,描述UEX 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发生的高危时间段.[结果]共纳入22项病例对照/队列研究,1项描述性研究,合计32237 例气管插管病人,1912 例UEX 事件.UEX 事件发生率为8.7% (IQR6.50%~10.95%),高危时间段包括夜班、撤机阶段及交接班前后1h.[结论]UEX事件中自行拔管更为多见,但是意外拔管再插管率较高,尚需加强高危时间段的监护以预防UEX.  相似文献   
25.
葛向煜  朱晓玲  胡雁  徐建鸣  秦薇  潘文彦 《护理研究》2014,(10):126-129,1274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发生现状和发生时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Web of Knowledg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网(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关于成人UEX发生率的研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研究质量,描述UEX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发生的高危时间段。[结果]共纳入22项病例对照/队列研究,1项描述性研究,合计32 237例气管插管病人,1 912例UEX事件。UEX事件发生率为8.7%(IQR6.50%~10.95%),高危时间段包括夜班、撤机阶段及交接班前后1h。[结论]UEX事件中自行拔管更为多见,但是意外拔管再插管率较高,尚需加强高危时间段的监护以预防UEX。  相似文献   
26.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临床护理专家对ICU护理人员培训有效性的思考及想法,为促进ICU护理人员培训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dmund Husserl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护理实践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我院41名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专科培训,并运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试卷和血糖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并统计病区血糖管理相关指标,比较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培训后,糖尿病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试卷和血糖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血糖不达标率等血糖管理相关指标实现改进。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护理实践能够提升院内糖尿病联络护士的血糖管理专科能力,改善病区血糖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在PICC穿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穿刺置管患者75例,设立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组使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置管操作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可节省在危重患者置管维护中的准备和操作时间,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基于eCASH理念ICU机械通气患者管理方案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2019年5月1日-2019年9月30日入住的42组患者及其家庭设为对照组,使用目前监护室现行的医疗护理模式。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2月28日入住的35组患者及其家庭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管理方案。结果 对照组患者舒适量表得分(拔管后、转出ICU时)均低于干预组舒适量表得分(P<0.05),对照组轻度疼痛及达到理想镇静状态的频率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和干预组患者意识模糊评分(CAM-ICU)、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MRC-score)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方案的临床实施,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为eCASH理念应用于临床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文回顾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起的以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为目标的“ICU Stop CLABSI”系列质量改进研究项目。该系列研究从改进科学的角度设计和实施多层面持续质量促进策略,经过多轮的实践和改进,从系统层面降低了ICU内重症患者CLABSI的发生率和CLABSI相关患者的死亡率,节约了成本,促进了ICU内安全质量文化的建设。同时,本研究结合国内近十年防控CLABSI的做法和策略,以期为今后有关ICU患者CLABSI防控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