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71.
目的研究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对固定胸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胸节段脊柱(T6~T10)标本14具。将这些标本分为两组,每组7具,分别用"漏斗技术"和Magerl技术作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完整和固定的脊柱标本分别测量各种体位下的位移刚度、包括纵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轴向旋转,并测量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强度。结果与完整脊柱段相比,两种技术内固定均使脊柱标本的位移刚度明显增加(P0.05),但这两种技术间无显著差异。用"漏斗技术"固定的螺钉拔出强度明显低于Magerl法固定(P0.05)。结论由于"漏斗技术"咬除了椎弓根后侧部分骨质,可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该技术对固定脊柱的刚度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螺钉的锚固强度。因此,我们建议将其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盆底肌电刺激法与膀胱训练法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盆底肌电刺激法;对照组采用膀胱训练法,并控制饮水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RUV)、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PdetQmax)及治疗后拔除尿管成功率、留置导尿管天数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拔除尿管成功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C、MFR和AFR均有所增加,RUV减少,PDetQmax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终末期,治疗组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留置导尿管天数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法和膀胱训练法均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但盆底肌电刺激法恢复速度优于膀胱训练法,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