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压疮(pressure ulcer)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一直是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而其发生机制却并不完全明确,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总结和探讨压疮形成的相关机制,为研究压疮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预防及治疗效果,为医院压疮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方法收集2008~2011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及转归资料,进行压疮发生率、来源、专科分布、发生部位、分期、治疗效果、季节分布以及高危者压疮发生率分析。结果2008~2011年压疮发生率0.86%~1.25%(平均0.99%);医院外带入压疮占压疮总数的69.87%,医院内发生占30.13%;急危重症科压疮的发生率最高,为5.59%,康复科次之,为3.37%;发生部位以骶尾部最多,占压疮数的37.92%,双足跟次之,占11.80%;出院患者压疮未明显改善占39.08%,好转次之,为30.68%;压疮发生季节以春季发生率最高,为1.16%,冬季次之,为1.01%;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占压疮总数的88.19%,中、低危者占11.81%;压疮评分高风险患者压疮总发生率为18.11%,未发生压疮者为81.89%。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呈中等水平和下降趋势,以医院外发生为主,医院内压疮主要来自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压疮高发病区为急危重症患者多的科室,高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部次之;春冬季多于夏秋季。压疮患者在住院期间转归较差,应采取压疮预警管理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腹腔负压引流负压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基础上,探讨腹腔负压引流适宜的负压值。结果表明,腹腔负压引流负压值范围可由传统的5.6~16kPa提高至58.86~73.15kPa。其中,以58.86kPa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14.
PICC管同位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管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PICC管同位置换术是在原导管堵塞不能使用的情况下采取的导管置换手术。据报道,PICC导管留置使用时间在2年,而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周导管就被堵塞。要解决堵管问题,经肝素溶栓反复抽吸仍不通畅时,要么被迫拨出导管,要么进行脱内鞘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护理记录与病情交班报告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依法行护 ,促进整体护理的纵深发展 ,2 0 0 2年 4月 1日以来 ,我院护理部以护理程序为临床护理工作框架 ,在全面实施小组制护理的基础上 ,以小组护理方式作为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配套文件的最佳结合点 ,在没有显著增加护士书写工作量情况下 ,根据相关护理法律法规的要求 ,试行护理记录代替传统的病情交班报告。经一年实践证明 ,护理记录取代传统的交班报告 ,有效地完善了病案记录 ,提高了病案的医学研究价值和科学性 ,同时也能较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促进了护理程序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本文…  相似文献   
16.
实习护士行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进行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意义。方法分别由实习护士和护士对 2 0 0 3年第四季度与 2 0 0 4年第二季度的住院病人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结果实习护士对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与护士调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可由护理实习生进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持续压疮危险预警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持续压疮危险预警管理效果,以便更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压疮评估工具筛选高危患者,警示护士、患者及家属,采取压疮预防措施等,连续两年进行压疮预警管理,比较预警管理前后压疮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结果 2008年高危者年压疮发生率为35.07%,2009年发生率为15.02%,2009年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2008年,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实施压疮危险预警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对压疮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内压(intra abdominal presssure,IAP)增高导致胃肠、心血管、肺、肾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1].1983年Richards首先描述腹腔间隙综合征,至今为止已有较多的病例报道.该病病死率很高,国外报道为60%~70%[2].ACS常发生于严重创伤后,尤其是腹部创伤后及各种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简言之,ACS就是腹内高压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后ACS可分为原发性ACS和继发性ACS.在继发性ACS中,有学者把腹部以外的创伤后过量液体复苏所引起的ACS称为过急性ACS(hyperacute ACS,HACS)[3].由于创伤后A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又常常被原发伤情所掩盖,易被忽视,因此,加强对ACS的观察与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急诊外科收治12例创伤后AC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赋能教育的概念、特点,赋能教育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应用模式以及效果的评价方式。提出我国的赋能教育方式较国外单一,应丰富赋能教育的方法,拓展赋能教育的覆盖面,完善医院健康教育的体制,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江华容  李雪  吴曦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811-1812
目的 介绍矿难透水事故井下25 d未进食的矿工,获救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护理.方法 认识本组病例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医生、护士与营养师共同制定患者饮食护理计划,即根据患者肠道恢复情况将饮食分为静脉高营养和静脉外营养.静脉外营养从少量米汤开始缓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共四个阶段,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全程、全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