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近五年OSAS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2010年国内主要医学期刊收录的OSA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产出的年度分布、载文期刊分析、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揭示了近年来我国OSAS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以及这一相关性研究的应用范围、研究者现状、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明确了OSAS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耳鼻咽喉科病人手术大都选用全身麻醉,这样术中麻醉效果确实,便于进行耳鼻咽喉科的各种特殊精细操作。本院1998年3月至2002年4月,进行全麻手术117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7例均在全麻下行耳鼻咽喉科手术。其中男82例,女3例。年龄6~65岁,平均45±19岁。咽喉部手术96例,其他耳鼻咽喉科手术21例。1.2术后监测方法:首先在麻醉苏复室采用手指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观察有无低氧血症;采用心电图监测,观察心律变化,必要时采用心功能监测;采用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3.
林益芳  王美钗 《护理研究》2006,20(6):1562-156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严重的常见病症。可控温消融等离子悬雍垂腭咽成形术(TCRF—UPPP)应用于OSAHS治疗时间虽然不长,已显示了准确、便捷、有效、安全等优越性。可控温消融技术(TCRF)是通过导电介质(盐)在电极周围形成一个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区,这些离子化了的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粉碎组织内的有机分子分子链,从而使分子和分子分离,组织体积缩小。由于不直接破坏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而且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组织发热少,治疗温度低(40℃~70℃),从而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短康复的周期。我科自2001年起开展TCRF—UPPP治疗以口咽部阻塞为主的OSAHS病人140余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就其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样变纤维喉镜下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样变多因为用声不当及烟酒刺激引起的声带表面增生性病变,以声音嘶哑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纤维喉镜摘除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样变的手术方法,既可避免直达喉镜或间接喉镜手术时的痛苦,又不象显微支撑喉镜手术那样需要全麻且住院,是近年来门诊治疗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较理想的方法.本科 1986年起在省内较早开展纤维喉镜摘除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样变的手术,现将有关手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沟通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特指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耳聋。由于本病发病突然,患者精神创伤很大。除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但突聋患者的听力有障碍,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本院耳鼻咽喉科护士摸索出一套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即通过患者的体态语言观察其不良心理变化,及时应用非语言交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3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四大权威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正确认识胆固醇"的科学声明。该声明指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俗称的"坏胆固醇")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坏胆固醇"的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防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定期检测血脂状况,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的健  相似文献   
17.
正近20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分类一直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深入和检查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不断更新,原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经过多次讨论,修订重新改写成了《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心脑血管病防治》编委宋水江参加了修定)~([1])。现将新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中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因机体衰落、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以及不适宜的生活环境容易发生跌倒。据统计每年约有30%以上的老年人有一次或多次的跌倒。患者在院内跌倒会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提高护理人员对意外跌倒的认知程度,对于减少住院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19.
林益芳 《养生月刊》2007,28(12):1068-1070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内层)和它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潜在性间隙,所以当疾病出现时,色素上皮层便很容易和神经上皮层分开,间隙增大,形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眼疾病中致盲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因一过性黑朦首诊于眼科的患者64例行彩色多普勒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CDFI)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同时检测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一过性黑朦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0.63%,同侧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比无症状侧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有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同侧眼血流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