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医院消毒供应室技术人员消毒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之一是消毒灭菌质量的提高 ,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本单位内医疗用品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供应等各项工作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与传播的关键科室。为适应发展的需要 ,对消毒供应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知识和技术培训是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为了做到培训有的放矢 ,我们对本省部分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消毒供应室技术人员掌握消毒灭菌基本知识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全省 11个地区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共计 10 4家 ,各医疗单位调查一名消毒供应室技术人员 ,共计 10 4名 ,…  相似文献   
32.
浙江省环氧乙烷消毒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全省环氧乙烷消毒的应用现状,为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应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26家单位进行调查,结果:从43台环氧乙烷消毒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83.7%(36/43)使用设备为成套设备,58.1%(25/43)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3年,95.4%(41/43)设备使用纯环氧乙烷气体,对柜内残余环氧乙烷的处理方法较原始,仅12台设备具抽真空,换气设施,72.1%采用自然挥发,对消毒后物品中残留的环氧乙烷采用自然挥发降解,43套灭菌(消毒)工艺参数的调查结果显示:26家单位对相应处理物品有固定的工艺参数,但参数的选择和控制缺乏科学性,34.6%未控制相对湿度,对消毒操作员的调查结果发现:44人均未经过消毒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50%仅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工作现场防护措施差,47.7%(21/44)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调查还表明有26个单位对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手段落后,仅对消毒物品进行是否经过环氧乙烷处理的监测,没有1家能开展灭菌效果监测。结论: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落实各项质控监测措施,改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33.
生物洁净室卫生学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洁净室分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 ,生物洁净室是在工业洁净室的基础上以控制生物微粒的污染为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 8个单位的生物洁净室的洁净度、沉降菌、噪声、静压差 ,新风量和换气次数等指标的评价 ,提出了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的差别 ;并建议在生物洁净室的设计、施工和评价时 ,不能单以控制尘埃为主要目的 ,而应从各生物洁净室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要求 ,控制生物活性颗粒 ,保证室内良好的微小环境 ,达到生物洁净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4.
微生物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并作评价。[方法](1)应用估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污染滤纸片,卫生纸,纱布和棉花等4类物品,作为菌落计数和初始污染菌检测盲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等6株菌制备混合菌种管,混合菌种管为3株菌,按大肠埃希菌为98.5%-99.0%,其他菌1.0%-0.5%的比例混合,采用两种营养琼脂配方制备干燥培养基盲样。(2)盲样随机组合排列,每个实验室承担3-4项盲样检测。(3)根据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综合考核评分。[结果]微生物实验室盲样报告综合评分,按时报告分值除外,质量检测单位平均为75.41分,医疗单位64.80分。医疗用品企业56.26分。36家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表明;菌落计数符合允许误差范围有16家(44.4%),初始污染菌符合允许误差范围为14家(38.9%)。26份微生物菌落数高于国家标准的盲样检测,有9份(34.6%)样品被错判为合格产品,混合菌种管鉴定合格率为85.7%。[结论]只有建立或完善规范的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35.
酸性复合消毒剂主要杀菌成分为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为观察其杀菌效果及其毒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含过氧化氢300 mg/L与过氧乙酸50 mg/L的复合消毒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5 m in,杀灭对数值均>5.00;含过氧化氢12 g/L与过氧乙酸2 g/L的复合消毒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0 m in,杀灭对数值>5.00。该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体重),属无毒类;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含过氧化氢300 mg/L与过氧乙酸50 mg/L的复合消毒液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结论,酸性复合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的效果,属于无毒类物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及其有关性能。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理化分析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含邻苯二甲醛5800 mg/L的消毒剂,对不锈钢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 h,平均杀灭对数值为6.30;作用2 h,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完全杀灭。经模拟现场试验,含邻苯二甲醛5800 mg/L的消毒剂对医疗器械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浸泡作用1 h,平均杀灭对数值为3.27;作用2 h,对医疗器械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不能达到灭菌要求。58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原液浸泡作用72 h,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铜有轻度腐蚀,对碳钢和铝有中度腐蚀。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原液经54℃恒温存放14 d,该消毒液由无色透明变为黄色透明液体,其含量下降率为17.7%。结论该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好,腐蚀性较低。  相似文献   
37.
二氧化氯消毒剂性能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解洁宝灵牌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含二氧化氯 12. 5mg/L的该液对大肠杆菌作用 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15min,杀灭对数值均≥5. 00;含二氧化氯 50mg/L的该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 20min,杀灭对数值≥5. 00。实验室和模拟现场水消毒试验及天然水(河水)消毒试验中,最低有效剂量均为 0. 15mg/L二氧化氯作用 20min。pH值、水温对其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影响。毒性试验表明,该消毒剂属实际无毒,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38.
固体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及毒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毒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二元包装经 37℃存放 90d,过氧乙酸含量下降率为 1. 23%。以含过氧乙酸 125mg/L,对悬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2. 5min,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5min,杀灭对数值均 >5. 00;以含过氧乙酸 2000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 10min,杀灭对数值>5. 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量试验最低合格浓度为800mg/L过氧乙酸。用含过氧乙酸 250mg/L的消毒液浸泡 25min,对番茄、芒果、西瓜表面的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 5. 32。对小鼠经口毒性LD50为 5 300mg/kg,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结果显示,该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性能稳定,杀菌效果好,毒性低。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四种常用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对碘伏等四种消毒剂杀灭目标细菌的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用含有效碘125 mg/L的聚维酮碘消毒液、含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含2 000 mg/L醋酸氯己定的消毒液、50 mg/L季铵盐的消毒液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除乙醇之外,杀灭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所需消毒剂浓度均低于临床分离菌株。结论除乙醇之外,另外三种常用消毒剂杀灭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所需浓度比标准株更高,提示临床分离菌株可能产生了耐受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描述新出现的肺炎克雷伯菌超级耐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功能特征,及时提供潜在有用的超抗细菌诊断、预防、抗生素的协同治疗药物研制和分子流行病学信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频谱分析平台,对NDM-1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及活性多肽特性的研究,包括ClustalW、MEGA、Modeller和PyMOL等方法。结果:NDM-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亲缘关系较近的意大利维罗纳金属β-内酰胺酶(VIM-1)的相似性分别为44.6%和32.6%,同源性较低。所分析的NDM-1的270个氨基酸区域有共同的信息频谱特征,其主峰特征为F(0.20743,),显示了NDM-1的共同作用模式。对NDM-1预测的N110D和D199G氨基酸残基变异明显增加了F(0.2074)的特征峰高,可能对抗生素作用的模式有较大正影响;预测的G69D和D192G氨基酸残基变异明显减小了F(0.2074)的特征峰高,可能对抗生素作用的模式有较大负影响。NDM-1的78-104位区域是细菌/抗生素反应活性热点,它的许多残基分布在该酶同源建模3D结构的表面。同源建模显示NDM-1特有的4个氨基酸短肽在该酶3D结构的表面。NDM-1和金属锌离子的结合位点具有金属β-内酰胺酶B1亚型的保守性。结论:这些数据和信息较深层次地显示了新出现的NDM-1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相关的氨基酸的预测变异和活性多肽的同源建模的3D分布。可为今后预防和处置NDM超抗细菌的感染和流行,扩展鉴别潜在的治疗和诊断的分子靶标,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