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结节性硬化症伴双眼视乳头错构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 6                          图 7  讨论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其特征是脑、皮肤、内脏及眼等各系统均能发生错构瘤〔1〕。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可以有癫痫、智力发育不全、皮肤、内脏、骨骼和眼部表现。 192 0年Von ,der .Hoeve首次认识到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视网膜有损害。视网膜错构瘤的主要表现有 2种〔2〕,一种是巨大白色 (钙化 )的结节性团块 ,另一种扁平半透明的光滑肿瘤。还有报导部分为钙化结节样 ,部分为扁平样透明的中间型。错构瘤的好发部位是在视盘及其周围。视乳头错构瘤有无数…  相似文献   
22.
杨爱琴 《现代康复》1998,2(6):556-556
女性更年期(约45~55岁)生理状况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出现绝经及生殖器官的萎缩.加之丘脑-垂体-卵巢间的平衡发生改变,出现丘脑下部及垂体功能亢进征象.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增多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此时如不注意心理、生理、饮食等方面的调节,便会出现多种疾病和症状。特别是长期从事瞄力劳动,而且比较劳累的教师,身心常处于紧张状态,处理不好,更容易产生许多疾病。  相似文献   
23.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六十年代新兴的眼科检查技术,近十余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眼生理、痫理、发病机转,临床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判定诸方面,在国内目前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关于荧光素钠注射的并发症也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24.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0例31只眼.男性23例,女性7例;右眼18例,左眼11例,双眼1例;年龄19~65岁,平均50.54岁.随访时间3~70个月,平均15.9个月.4只眼行格栅栏光稚凝,全部治愈,27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20只眼痊愈,6只眼显效,1只眼有效,没有无效者,井对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93-194)  相似文献   
25.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局限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的方法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使人们对AION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然而,AION的FFA视盘荧光形态很复杂,依据病期长短,是部分还是全部视盘梗塞,是否累及视盘表层毛细血管网等而有很大差别[1]。现对106例AION患者的117只眼的FFA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局限性。1 病例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1995年12月~1999年3月有完整病历记录的AION患者106例11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5例,女性51…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性,26岁.因患额部皮癣3年,于2009年7月15日到当地诊所于前额正中部皮下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剂量不详),注射后即感右眼眉弓及鼻侧眼睑部疼痛,约30 min后视物不见,即到外院就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未做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低流量吸氧2 h/d,口服醋甲唑胺降低眼压,给予血管扩张剂、纤溶剂,行介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重组B因子(CFB)小干扰RNA(siRNA)抑制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获得重组CFB siRNA,取棕色挪威(BN)大鼠42 只84 只眼,用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尾静脉注射组、玻璃体腔注射组、视网膜下腔注射组、对照组。3种不同的注射方式组分别设有相应的空质粒注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激光光凝后第1、3、5天分别进行注射CFBsiRNA,尾静脉、玻璃体腔、视网膜下腔注射组的注射剂量分别为50、20、10 μg;对照组激光光凝后不给于任何干预。激光光凝前和光凝后14 d分别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根据荧光渗漏程度对各激光光斑评分来检测CNV的生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脉络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第Ⅷ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激光光斑荧光渗漏程度评分结果显示,CFB-siRNA尾静脉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荧光渗漏程度明显减轻 (χ2=15.1620,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FB-siRNA尾静脉注射组VEGF、第Ⅷ因子的阳性表达强度在激光光凝后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35,18.33;P>0.05),而与同时间点其他各组相比,明显降低(F=77.96,55.68;P<0.05)。其他各组VEGF、第Ⅷ因子的阳性表达强度在激光光凝后14 d均显著强于激光光凝后7 d (F=60.89,61.12;P<0.05)。结论 通过下调VEGF及第Ⅷ因子的表达水平,重组CFB-siRNA能有效的抑制CNV的生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CD_4~+/CD_8~+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观察患者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CD_3~+、CD_4~+、CD_8~+和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总Ig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IL-4、TNF-α和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54%和9.57%,两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可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外周血CD_4~+/CD_8~+水平,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于体内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多系统器官损害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妇女,尤其是育龄女性。该病虽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可影响胎儿,出现反复流产、胎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脉络膜循环异常特点及其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57例(57只患眼,57只对侧眼)CSC单侧受累患者及25例(50只眼)正常对照者的眼动脉、睫状后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记录其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并对CSC患者的患眼、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眼的血流参数两两间分别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海德堡激光扫描眼底造影系统,对57例患者行同步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CSC患者的患眼与对侧眼的眼动脉、颞侧睫状后动脉、颢侧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RI血流参数进行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对正常对照眼与CSC患者的对侧眼和患眼血流参数进行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枪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SC患者的患眼和正常对照者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3.044,P=0.005;EDV:t=3.731,P=0.001)、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2.822,P=0.008;EDV:t=3.194,P=0.003),患者对侧眼和正常对照者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3.219,P=0.003;EDV:t=3.807,P=0.001)、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3.931,P=0.000,EDV:t=3.145,P=0.003)血流参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患眼与对侧眼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0.608,P=0.548;EDV:t=0.122,P=0.904)、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0.730,P=0.470;EDV:t=0.109,P=0.914)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A、FFA检查结果显示,57例患者的患眼所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点均出现在相对应的脉络膜弱荧光区内,其中52例在早期弱荧光区内继发脉络膜血管扩张,晚期呈现高荧光渗漏灶.患眼和对侧眼所有视网膜色素上皮窗样荧光处,相对应的脉络膜部位,在ICGA造影晚期均呈现高荧光渗漏灶.而20只患眼及其16只对侧眼的脉络膜在ICGA晚期呈现高荧光渗漏灶处,经FFA检查未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窗样荧光.结论 CSC是与全身因素有关的舣眼疾病,其眼球后和脉络膜微循环异常的基本特征为血管的低灌注和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继发于脉络膜微循环异常.(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43-2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