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肝动-门静脉瘘(HA-PVS)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健康对照组,2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0例无HA-PVS的肝癌组,28例有HA-PVS的肝癌组患者外周血EPC的水平。结果  有瘘肝癌组患者外周血EPC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为(21.09±2.79),无瘘肝癌组(12.72±3.05),慢性乙型肝炎组(3.53 ±2.11),健康对照组(2.98±2.64)。与健康对照组和慢乙肝组比较,两肝癌组EPC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瘘肝癌组中,EPC升高更明显(P<0.01),块状型肝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门脉栓塞的发生率高,均与无瘘肝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1,P=0.036,P=0.044)。 结论  外周血EP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A PVS的形成有关,并能反映肝癌的类型、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度不同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与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性成熟期SD大鼠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的损害,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机理。方法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于术后2周和4周周研究双侧睾丸的形态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损害为双侧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左侧睾丸平均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小。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大鼠双侧睾丸有严重的病理改变,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5.
乡镇设结核病淡涂片检查(简称“结核病痰检点”),是根据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要求和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为了做到病人发现的关口前移。我县设了6个结核病痰检点,位于全县东西南北中,覆盖人口3176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84%。为推动结核病痰检点工作的开展,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我们于2007年底对这6个结核病痰检点2006~2007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DcR3a基因克隆、重组质粒构建及表达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DcR3cDNA编码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然后检测重组DeR3/pAAV—IRES—hrGFP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DcR3蛋白的表达正确。我们进一步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成功检测到重组DeR3/pAAV—IRES—hrGFP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证明质粒中GFP与DcR3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可以将重组质粒转染的真核细胞中GFP的表达作为DcR3表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59岁。反复性呕吐近40年,均经解痉消炎后好转。近日因食鱼后有呕吐及吞咽不畅,误为食道异物来本院就诊。临床体征仅有面容消瘦,右上腹膨隆.X线食道吞钡检查示重复食管畸形、食道静脉曲张。胃镜检查:距门齿30cm处见食管腔分为两个规整的卵圆形小孔,呈左右排列.分别从两孔插入镜头观察:镜头通过顺利均可入胃,并于资门处会合。粘膜明显充血、水肿,两胜管径大致相当。诊断为食管重复畸形。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扩张。讨论食管重复畸形少见,系胚胎期发有异常所致。可分为囊状和管状两种。其形状有呈圆形、椭圆形或管状,…  相似文献   
68.
Toll样受体4(TLR4)是细胞壁脂多糖(LPS)的特异性受体,可通过特定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细胞免疫,以造成机体的损伤。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TLR4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意义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肝内表达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肝组织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TGF肝内表达研究,比较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CTGF肝内表达及表达的细胞定位。结果肝炎肝硬化CT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P〈0.01);CTGF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性活动明显相关(P〈0.05);CTGF的表达主要集中于汇管区和纤维化区,肝星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窦状隙内皮细胞染色阳性。结论CTGF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肝星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窦状隙内皮细胞是肝内CTGF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方法 将58例择期气管插管患者按有无心脏病史分为两组,Ⅰ组(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30例,Ⅱ组(对照组)28例.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和东莨菪碱.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5~0.3 mg/kg,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05~0.08 mg/kg,丙泊酚1.5~2 mg/kg,快速气管内插管.用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液(每250 ml内含芬太尼0.2 mg、琥珀胆碱200 mg).在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和5 min时,分别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连续监测ECG.结果 Ⅱ组患者插管后血压的恢复较Ⅰ组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龄或伴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诱导时应监测ECG,室性心律失常如超过3 min不恢复时最好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