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培训的内容,运用ABC时间管理法。结果:新上岗护士完成培训内容,顺利完成当班的工作。结论: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使新上岗护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条件培养液(CM)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5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为研究对象,取其用于分离、培养并扩增HUC-MSC.传代扩增至第3代HUC-MSC融合达80%时,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液,即为HUC-MSC-CM备用.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相等的3份,分别于含50%,20%及不含HUC-MSC-CM的培养中培养,并分别纳入高含量组、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状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3组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脐带获取前,均征得孕妇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所分离的原代HUC-MSC培养至第3代后,细胞形态开始比较均一.②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3组相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30,6.223,9.345;P=0.004,0.032,0.027),且在这3个时间点,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相对A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含量组相对A值亦显著高于低含量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3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0,P=0.025),且高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短于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CM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3组G0/G1期和S期人肝癌HepG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00,30.590;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含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比低含量组下降更显著,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CM可促进入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G1/S转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82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对症治疗继发性腹泻,观察组40例在其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统计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2.3±1.1) d]、肺炎治疗疗程[(4.4±1.9) d]、住院时间[(4.5±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1.6)d]、[(6.8±2.3)d]、[(7.1±2.4)d](t=7.39、7.35、7.39,均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HBsAg不同状态下核酸检测(NAT)反应性献血者HBV血清学标志物特征。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5月核酸检测反应性标本,且ELISA检测HBsAg-/初筛HBsAg+复检阴性/单试剂HBsAg+标本,TMA鉴别非反应性标本加做罗氏PCR单人份复检,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66份标本,HBsAg-/NAT+标本55份,抗-HBc阳性率为87.3%(48/55),抗-HBs、抗-HBc 2项阳性率为43.6%(24/55),抗-HBe、抗-HBc 2项阳性率为45.5%(25/55),单项抗-HBs阳性率为10.9%(6/55)和全阴性占比1.8%(1/55);酶免初筛HBsAg+复检阴性/NAT+标本7份,抗-HBc阳性率为100%(7/7),抗-HBe、抗-HBc 2项阳性率为71.4%(5/7);单试剂HBsAg+/NAT+标本4份,HBsAg、抗-HBs、抗-HBe、抗-HBc 4项阳性率为50%(2/4),抗-HBe、抗-HBc 2项阳性率为100%(4/4)。TMA鉴别非反应性且抗-HBc-标本PCR单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BNP水平,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造影的结果。统计分析CHD不同组别的BNP水平变化及其与Gensini评分系统的相关性。结果 BNP浓度在AMI组为(1278.2±1759.2)pg/ml,UAP组(272.4±352.8)pg/mL,SAP组(71.6±97.5)pg/mL,对照组(40.2±61.1)pg/mL,对照组和SAP组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5)。不同Gensini积分组之间血浆BNP浓度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且三组间血清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观察低出生体重大鼠不同发育时期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变化和胰岛素抵抗情况.采用孕期低蛋白饮食法建立低出生体重仔鼠模型.于出生后7 d、21 d、2月龄测定仔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值,并检测骨骼肌形态结构.自7 d至2月龄,低出生体重仔鼠骨骼肌纤维均有明显萎缩、排列稀疏紊乱;2月龄时超微结构明显异常.2月龄内低出生体重仔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新蕊  李素萍  陈静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60-166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通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运动等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社会和家庭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由于住院费用昂贵,许多患者急性期过后在家中进行康复,而看护患者的亲属需扮演护士的角色,承担着对患者进行长期照顾的责任,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所以做好亲属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使其回归社会及缓解家庭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近1年我们对50例患者亲属根据他们的需求做好如下几点健康教育,通过观察受到他们的欢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青霉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发生过敏反应后的处理。方法:排除假阳性、皮试液的配制、过敏试验的方法、结果的判定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结果:过敏反应多数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尔也见于初次用药的病人。结论:试验前应仔细询问病人既往的用药史.试验结果阴性方可用药。如出现过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