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体外试验系统中,特异性抗血清或各种效应细胞单一因素与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对童虫一般不出现有意义的杀伤作用。但当两者共同作用于虫体时,则可使粘附各种效应细胞的童虫比率和童虫死亡率显著增高。这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特异性抗体的浓度、效应细胞与童虫的比率(效一靶比率)和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在同样条件下,一般均以巨噬细胞(M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作用较强,中性粒细胞(Neu)作用较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Mφ和Eos紧密粘附于虫体表面,致虫体表面出观明显损伤。而Neu在虫体粘附一定时间后自由体脱落,童虫结构相对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