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痰证理论的形成及其研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对目前痰证研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涉及研究痰证发病以证论痰的本质、建立痰证的诊断标准,以符合中医规范化的需要、探索筛选痰证研究指标、探讨化痰药物的作用机理指导痰病的防治,加强“痰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2.
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对大鼠舌的在体显微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自行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设备对大鼠舌苔与舌苔下浅表组织进行在体的显微成像研究,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中医舌诊的应用可能性与其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应用OCT,以Lab VIEW编写软件操作平台,将大鼠舌上表面进行显微成像检测,并对舌苔的某些观测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同时,与大鼠舌的常规组织切片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大鼠舌表面显微成像显示:分辨率为10~20μm,深度约2 mm,能够清楚地分辨出舌苔层、舌苔舌体连接层与舌体层结构,在舌苔苔质的某些观察内容可以实现量化;OCT与组织学检测大鼠舌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大鼠舌诊中能实现成像研究,能实现一定的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43.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以脑和脊髓中选择性的大运动神经元的变性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逐渐出现四肢肌肉的无力、萎缩,并有锥体束征等。AL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疗效不理想。因此建立能够反映ALS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显得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明确ALS的病因、发病机制、建立合理的防治措施。现将目前常采用的ALs动物实验模型做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4.
目的:综合分析非普通肌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02有关非普通肌球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文献,检索词“Unconventional Myosins,Function,Review”,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非普通肌球蛋白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2篇相关文献,其中20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22篇,其中1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3篇为Meta分析。资料综合:非普通肌球蛋白是具有与肌肉收缩过程中的肌球蛋白相同的保守马达区域系列,尾部不能形成纤维的肌球蛋白类。根据头部区域序列对比,肌球蛋白家族成员分成不同的类,到目前为止共分为18类(Ⅰ~ⅩⅧ)。目前已经明确非普通肌球蛋白在许多细胞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包括粒子的输运、细胞形状的控制、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形成、(细胞)内吞、胞外分泌和信号传导等。结论:非普通肌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已基本肯定,有些新的肌球蛋白细胞功能已经研究得很清楚,明确了非普通肌球蛋白在许多细胞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但如何确定准确的分子马达和每个个体肌球蛋白的细胞功能仍是一个挑战,要达到这个目标,将要解决若干问题:①它们的机械化学特性是什么。②它们直接相互作用的伙伴是什么。③它们的特性是怎样调节的。  相似文献   
4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类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未能完全明确,其研究多借助于动物模型,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其各自的特点、实用性及价值有所不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应用题名检索,检索词“amyotmphk lateral sclerosis,model”,限定章语言种类为英。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为主的献,然后筛除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研究的献,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6篇以“amyotmphic lateral sclerosis,model”为题名检索的献,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1篇试验中,75篇为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的研究献,6篇为重复性试验的研究,资料综合:选人献建立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的神经毒性动物模型、免疫介导的动物模型、自然发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建立机制、特点、实用性及其价值进行研究。结论:上述献中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症状或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能够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研究的参考模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动物实验学基础。  相似文献   
46.
光子中医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及其优势,将现代光子学理论与技术纳入到中医学体系,提出了光子中医学的概念,对光子中医学的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及其前景进行了论述.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光子中医学就阴阳的属性及判断、五行的划分及向五色的延伸、经络系统的穴位特征与效应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在中医临床应用上,研究了光生物效应的中医作用机理,对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及激光针灸进行了初步临床疗效观察;在中药研究方面,对中药有效成分与药理分析提出了光子药理学分析.最后,总结了中医学现代化建设的光子学设备研究方向以及中医药学的现代建设的光子学方向.  相似文献   
47.
血管内支架的技术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内支架是一种治疗闭塞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医疗器件,被植入到血管狭窄处,起到支撑和扩张血管的作用。由于支架使用过程接触到血管内壁,生物相容性是这类植入性医疗器件疗效的重要性能。我们简述了血管内支架的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其制备技术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探索防止支架植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工艺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8.
针刺及艾灸足三里穴缓解大鼠运动疲劳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已有诸多实验证实针灸足三里穴能够有效地缓解运动疲劳。目的:观察毫针针刺及艾灸足三里穴(ST36)对运动疲劳大鼠的运动耐力、骨骼肌微循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及艾灸两种不同疗法缓解运动疲劳作用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动物实验,于2008—06/07在华南师范大学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体质量220-260g。方法:SD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及针刺组,每组6只。采用无负重游泳方式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艾灸组及针刺组在游泳运动的同时,分别采用毫针及艾灸刺激足三里穴,1次/d,共10d。末次力竭运动结束后检测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大鼠骨骼肌微循环及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实验第9天,艾灸组大鼠的运动耐力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的运动耐力(P〈0.05);实验第11天,艾灸组和针刺组的大鼠的运动耐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的大鼠同时间点的运动耐力(P〈0.05),艾灸组和针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艾灸组双侧胫骨前肌的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腹直肌的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双侧胫骨前肌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双侧胫骨前肌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艾灸组(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穴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骨骼肌血流灌注,缓解外周骨骼肌的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耐力,其效应优于针刺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49.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麻鸭球结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球结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阳性血清反复攻击建立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检测球结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用DHBV反复攻击造模后,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具有肝脏细胞炎症,肝纤维组织增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升高(P<0.01),球结膜微循环明显障碍(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麻鸭具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胃溃疡大鼠H+,K+-ATP酶及壁细胞胃泌素受体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测定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同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H+,K+-ATP酶活性及胃液总酸度.结果 健脾活血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低于正常大鼠(P<0.05),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升高(P<0.05);奥美拉唑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中西药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脾活血中药平缓地抑制胃壁细胞的H+, K+-ATP酶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同时,不影响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防止停药后反跳性过多泌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