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3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780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802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2227篇
内科学   94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677篇
外科学   841篇
综合类   3875篇
预防医学   1859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36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476篇
肿瘤学   712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纤维结肠镜术中判断结肠的病变范围,腹腔镜完成结肠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仰卧位,脐部上方、下方、左下腹、右下腹分别置入10 mm trocar,右上腹置入5 mm trocar。右半结肠切除时腹腔镜置放于下腹部,左半结肠切除时腔镜置于右下腹部。术中经右结肠断端置人纤维结肠镜配合定位。自回盲部始游离结肠至乙状结肠。扩大左下腹部切口至4cm,腹腔外回肠、乙状结肠吻合。结果2例结肠结核腹腔镜下可以明确观察到结肠、小肠壁的增厚、变硬等改变,术中纤维结肠镜可见结肠黏膜的假性息肉及溃疡等病理改变已波及到降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手术时间分别170、190min。术中出血分别150、200ml。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肠结核。切除结肠及回肠术后近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近期大便每天5~6次,术后5、6个月随访大便每天1~2次。体重分别增加2.5、4kg。结论腹腔镜术中配合纤维结肠镜可以准确判断结肠的病变范围,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8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甲组24例和治疗乙组24例。甲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治疗,乙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6、IL-8的水平。结果 治疗甲组显效率为87%(21/24),治疗乙组显效率为62%(1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乙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惠迪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6、IL-8的表达及生成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长期疗效:方法 比较15例行舣侧STN—DBS治疗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手术前后的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分改善程度及长期改善效果。结果 15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中12例在开启刺激器后症状即刻得到部分缓解,以不自主运动、异常姿势及躯体的扭转改善为主,其中9例在刺激1—3d后、3例刺激1,周后改善75%以上,6个月后平均改善92%;1例在2个月后开始改善,6个月后改善90%以上;2例在1个月开始出现轻微改善,6个月后改善了76%:15例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其疗效稳定,经过1—3次程控后不需经常调整刺激参数:所有患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永久性副作用。结论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疗效持久、稳定,无并发症及永久性副作用。比较GPi—DBS而言,STN—DBS起效快、最件刺激化点及参数易于确定、刺激参数水平低、长期疗效稳定,可能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DBS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医用高分子纤维增强材料人造颅骨60例临床观察刘胜,刘远新,郑必全,曹作为目前用于颅骨修补的组织代用品有不锈钢,有机玻璃、骨水泥等[1],均非尽善尽美。为寻求新的材料,我院自1988年以来应用武汉工业大学研制的医用高分子纤维增强材料人造颅骨(国家专利局...  相似文献   
106.
中医伤科学辨证施治的特点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郭海牛,田伟明,曹春柳(050011)辨证施治是中医特色之一,伤科学在遵循辨证施治一般规律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及辨治规律。主要表现在时间辨证、部位辨证的主症辨证上。1时间辨证中医伤科学从辨证的角度认识疾病...  相似文献   
107.
自1963年麻疹疫苗获准应用以来,麻疹年发病数比没有疫苗的时代降低了98%以上。但在1989~1990年,麻疹发病率却比以前上升了5倍,这种上升与对单剂麻疹疫苗无应答者的累积有部分关系。于是,最近建议对麻疹高危人群(如大学新生、医务人员)再接种1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以同时提高机体对这三种疾病的免疫力,但人们担心接种MMR的不良反应会比单独接种麻疹疫苗高,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85年1月28~3月31日,在波士顿主要城区发生了麻疹爆发流行,88%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我市0—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我们于1987年4—6月对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5703名儿童作了生长发育调查,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资料来自我市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等单位及厂矿机关学校和街道散居的适令儿童共5703名,其中男童3060名,占53.66%,女童2643名,占46.34%。  相似文献   
109.
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作为1种危害很大的新发疾病,目前对它的控制和预防难度都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护人员在接诊可疑SARS病人时,必须严格采用预防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各种措施来隔离和护理SAPS病人,以尽量减少传染给其他待诊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0.
15例离退休健康男性老人和9例红细胞增多症男性病人返回平原后,记忆功能改变的特点:①两组受试者除5例成绩下降外,苏州记忆成绩高于西宁成绩(p<0.01)。②记忆成绩降低现象存在于20%左右的人中。③高原缺氧和返平原脱适应均主要影响短时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