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 1/5。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及中药治疗,但对晚期伴有腹水的患者应以腹腔直接灌注化疗为主。作为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腹腔灌注化疗费用少而且疗效明显,能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血清学确诊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17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足月儿16例,过期产儿1例.发病年龄9.0 ~28.0d,平均(16.8±5.8)d.17例均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其中13例行CT检查.所有患儿均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衣原体IgM及IgG抗体.结果 17例患儿均以无热性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血清学衣原体抗体检查均为阳性.X线胸片表现双侧肺过度通气10例次;广泛小结节及网格影10例次(类粟粒结核改变7例次,实变9例次).CT表现为肺内间质网织结节影13例次,结节影大小、密度及分布不甚均匀,以胸膜下结节影(11例次)及融合结节(10例次)多见;两肺过度充气10例次,合并实质浸润12例次,支气管血管束增厚10例次,磨玻璃影5例次,无胸膜渗出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新生儿衣原体肺炎影像以双肺过度充气和弥漫网织颗粒影为主要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热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和影像学结合可以高度提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肠癌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 方法招募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全身麻醉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的128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等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康复组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快速康复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疼痛程度均小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低腹腔镜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 病人,女,73岁,体重40 kg,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20年,7年前曾2次手术后复发,包块逐渐增大且症状逐渐加重,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2006年11月13日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78/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kPa),右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30 cm×25 cm的椭圆形肿物,质软,有轻压痛,平卧休息后用手推压可还纳入腹腔,指压内环口后肿块不再突出,指诊感内环口明显增大,约可容纳3指通过,但右侧腹股沟巨大疝手法复位推入腹腔后病人明显感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入院后经过9 d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病人右侧腹股沟巨大疝复位后感觉良好,无不适感,于2006年11月27日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右侧腹股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给予抗炎、支持治疗,于2006年12月6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曹永丽  段晓岷  彭芸  张杰   《放射学实践》2011,26(2):186-18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适用范围。方法:对76例可疑气道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及图象重建,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总结其适用范围。结果:经内窥镜及手术确诊气道异物68例,未见异物8例,其中3例为肉芽肿,2例炎性狭窄;螺旋CT诊断气道异物72例(6例假阳性),未见异物4例(2例假阴性)。螺旋CT对气道异物诊断的敏感度为94.3%(66/70),准确率为85.9%(66/76)。结论:螺旋CT扫描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高,定位准确,可显示各种合并症,是无创非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胃瘫是指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瘫综合征(post 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也称功能型胃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分切除后激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胃瘫综合征国外发病率为5%~24%,国内为4.7%。胃瘫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腹部手术后数日肛门曾恢复排气,胃肠减压解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主动脉憩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5月本院87例主动脉憩室患儿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检查,其中2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87例中Kommerell憩室47例(连接处狭窄26例),导管憩室40例。按主动脉弓及憩室位置分型:①右位主动脉弓伴憩室75例,其中憩室位于气管右侧67例(右弓右降)、左侧8例(右弓左降);②左弓伴憩室9例,其中右侧憩室1例(左弓右降)、左侧憩室8例(左弓左降);③双主动脉弓一侧闭锁伴憩室3例。憩室直径4.8~12.1mm。所有右弓、双弓及左弓右降伴右侧憩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气道受压推移、变窄,同时伴食道受压向前、局部含气消失者32例。左弓左降伴憩室的患者无明显气管受压表现。43例患者合并其它异常,包括心血管异常31例、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骨骼异常8例、占位4例、消化道畸形和膈疝各1例。结论:儿童主动脉憩室可有多种表现,与成人患者间有一定差异,CT检查可准确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8.
该文报告1例儿童Hughes-Stovin综合征患者的CT表现。患儿男, 12岁, 间断发热、咳嗽, 咳痰1年余, 痰中带血2个月。CT表现为双侧多发肺动脉瘤伴右下叶肺出血,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赘生物形成。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9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急性感染实验室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0~16岁135例HSPN患儿。根据是否合并MP急性感染分为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组(HSPN-MP组,n=50)和HSPN未合并MP急性感染组(HSPN组,n=85),分析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对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HSPN-MP组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水平均显著高于HSPN组,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盲直肠吻合术和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造口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于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年龄≥70岁的7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4例采用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盲直肠吻合术进行治疗(结肠旷置手术组),36例采用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造口盲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旷置造口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两组间各项评分量表。对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每天排便次数(BM)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IS),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Wexner便秘评分(WCS)、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腹胀评分(ABS)和0~10数字疼痛量表(NRS)。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未发生排便失禁。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的BM和WIS均明显少于结肠旷置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F3=8.075、F6=4.254、F12=15.617,(WIS)F3=11.760、F6=14.422、F12=27.467;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WCS和GIQLI改善明显优于结肠旷置手术组[(WCS)F3=4.132、F6=4.028、F12=18.780、F24=23.224,(GIQLI)F3=75.194、F6=44.631、F12=52.238、F24=89.949;均P<0.05]。术后3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的ABS与结肠旷置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23,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ABS改善明显优于结肠旷置手术组(F6=20.846,F12=54.045,F24=85.039;均P<0.05)。术后3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的NRS与结肠旷置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5,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结肠旷置造口组的NRS与结肠旷置手术组比较得到明显改善(F6=4.057,F12=33.661,F24=36.421;均P<0.05)。手术1年后钡餐检查,结肠旷置造口组的钡剂排空时间为21.0(18.3,24.0)h,明显短于结肠旷置手术组58.5(39.0,10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51,P<0.05)。 结论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造口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优于腹腔镜次全结肠旷置盲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