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背景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消化道肿瘤具有化学预防作用,但对胃癌的化学预防作用研究尚少.叶酸缺乏及其所引起的DNA低甲基化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有关,补充高剂量叶酸可干预胃癌的发生.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和叶酸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的Wistar大鼠胃恶性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对照组予自由饮用纯水,喂饲标准饲料;MNNG致癌剂组予自由饮用MNNG溶液(100mg/L),喂饲标准饲料;低剂量罗非昔布干预组每天灌喂罗非昔布5 mg/kg(溶于蒸馏水中),同时给予MNNG溶液和标准饲料;高剂量罗非昔布干预组每天灌喂罗非昔布15 mg/kg,同时给予MNNG溶液和标准饲料;叶酸干预组每天灌喂叶酸5 mg/kg,同时给予MNNG溶液和标准饲料.实验第50周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对照组、MNNG致癌剂组和叶酸干预组取静脉血3 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浓度;所有大鼠均取胃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胃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MNNG致癌剂组45.5%(5/11)的大鼠发生胃恶性肿瘤,其余各组均无胃恶性肿瘤发生(P<0.05).肿瘤组织中PC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P<0.05).MNNG致癌剂组的非肿瘤组织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低剂量、高剂量罗非昔布干预组与叶酸干预组的PCNA表达率则无显著差异.血清叶酸浓度叶酸组(193.7 ng/ml±60.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84.2 ng/ml±25.3 ng/ml)和MNNG致癌剂组(72.3 ng/ml+16.7 ng/ml)(P<0.05).结论低剂量、高剂量罗非昔布和叶酸均能干预MNNG诱导的Wistar大鼠胃恶性肿瘤发生,罗非昔布和叶酸可能通过抑制胃黏膜细胞增殖而在胃癌的化学预防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生的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增生与萎缩关系及Hp根除后淋巴滤泡(LF)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258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痢特灵,7d)药治疗前后(1mo及1a)及正常胃粘膜25例的LF检出率和聚集强度.结果慢性胃炎LF总检出率为725%;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而正常胃粘膜LF检出率为4%;慢性胃炎LF聚集强度与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65,P<001);但与粘膜萎缩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1);治疗后慢性胃炎LF检出率和聚集强度明显减低(P<001);腺上皮萎缩与LF形成关系密切.结论胃MALT增生及相伴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引起Hp相关性胃炎出现胃粘膜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3.
慢性胃炎的萎缩诊断标准和分期分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尧 《胃肠病学》2006,11(4):195-197
慢性胃炎中炎症和萎缩的程度、范围、部位分布与病因和宿主的反应性有关,且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联。如何将胃黏膜活检的全部信息向临床传达,以利于估计疾病的程度和发生胃癌的危险性.现在还缺乏标准化的报告格式,对于萎缩的诊断标准在病理学家中也仍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由病理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小组——萎缩联谊会2000(Atrophy Club2000)在1998~2000年间对胃的萎缩和肠化进行了病理读片和多次讨论,对萎缩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作了一些新规定,2005年其小组成员又提出了慢性胃炎的分期和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74.
崔云  陈晓宇  陆红  施尧 《胃肠病学》2007,12(6):383-384
病例:患者男性.55岁,江苏省宿迁市农民,从事水稻种植。因消瘦、乏力近1年.加重1个月,只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伴呕吐摄入物而于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有食欲不振、反酸史4年余,先后往外院作过4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以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症状可缓解。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 2 (COX 2 )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乙基硝基亚硝基胍 (ENNG)诱发大鼠胃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  9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 6组分别饮用不同药物 :阴性对照组 (P组 ,纯净水 )、胃癌模型组 (M组 )、尼美舒利小剂量干预组 (MNL 组 )和大剂量干预组 (MNH 组 )、尼美舒利小剂量对照组 (NL 组 )和大剂量对照组 (NH 组 )。喂养 (2 8± 2 )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胃黏膜病变。结果  89只 (92 .7% )大鼠完成实验。M组大鼠胃癌发生率为 5 6 .3% (9/ 16 ) ,显著高于MNL 组的 7.4 %(1/ 14 )和MNH 组的 6 .3% (1/ 16 ,P <0 .0 1) ,但MNL 组和MNH 组之间胃癌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组、NL 组和NH 组均无胃癌发生。M组大鼠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发生率也显著高于MNL 组和MNH 组 (P <0 .0 5 )。M组、MNL 组和MNH 组胃黏膜COX 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 8.7% (11/ 16 )、2 1.4 % (3/ 14 )和 12 .5 % (2 / 16 ,P <0 .0 1)。结论 选择性COX 2抑制剂尼美舒利能有效抑制ENNG诱导的大鼠胃癌及癌前状态的发生 ,这为COX 2抑制剂对人类胃癌有潜在化学预防作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6.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尧 《胃肠病学》2000,5(3):178-179
病理诊断标准是慢性胃炎的分类基础,标准不统一会影响对临床资料的评价,使某地研究结果在另一地不能重复。我国慢性胃炎病理诊断多参照Whithead分类或悉尼组织学诊断标准,后者在1996年作了重大修订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今后成为慢性胃炎病理诊断和分类国际共同语言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国际上对有些问题还未能达成共识,对诊断标准的细节也有争议。今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的病理标准对这些问题作了具体或暂行规定,这对提高慢性胃炎诊断的一致性有很大帮助。以下谈谈目前在慢性胃炎诊断中存在的不统一之处,主要有3个方面。一、对…  相似文献   
77.
药物性肝损害的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尧  李继强 《肝脏》2001,6(1):42-42
药物性肝损害的组织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但能排除其他病因则可提示药源性 ,并可判断损害程度。根据应用药物种类、剂量、持续时间、和活检的时间关系以及各个体反应性不同 ,组织学表现类型和程度上可有很大差异 ,常以某一种组织学类型为突出表现。一、肝炎急性肝炎 :病变较轻的见散在嗜酸小体、点状坏死和轻度炎症细胞浸润。较重病变类似病毒性肝炎 ,两者常难鉴别 ,但如门脉区有较多嗜酸性细胞浸润或肉芽肿 ,胆管损害而缺乏炎症表现时要疑及药物引起的可能。特别是小叶内肝细胞坏死显著而门脉区缺乏炎症时药物损害可能性很大。重度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8.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胃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饮用氨水3个月,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采用TUNEL方法检测鼠胃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粘膜白介素1β-转化酶(ICE)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胃粘膜肉眼观察见充血、水肿,病理检查示炎症和轻度萎缩改变。实验组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6.9±1.3)显著高于对照组(1.2±0.5, P<0.01),实验组ICE mRNA经RT-PCR后的电泳条带用自动图象仪处理测得相对值为0.83±0.20,而正常对照组为0.47±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可能与其诱发ICE mRNA表达,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9.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磊  戈之铮  胡运彪  施尧 《胃肠病学》2001,6(4):252-253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损害。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是产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其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H.pylori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样本资料 1999年1月~2000年6月就诊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镜中心胃镜检查者,排除其他上消化道病变(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上消化道肿瘤等),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85例,男247例,女138例,…  相似文献   
80.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是来源于MALT的一种胃原发性淋巴瘤,其有特殊组织学征象,国内很少报告。本病以往多数误诊为胃假性淋巴瘤。最近我们见到2例,都在手术后得到确诊。 病例1,女性,49岁,反复右上腹隐痛至绞痛8个月;痛无节律性,不放射。2个月来疼痛较频,伴嗳气,无黑粪。胃镜示胃角的壁至小弯扁平隆起性肿块,表面糜烂和浅溃疡,有污秽分泌物,诊断胃癌入院手术。体检:浅表淋巴结不大,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