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21.
方剑乔教授是著名针灸专家,从医近40载,提倡“辨病、辨证、辨经”三维诊治。本文总结了方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证经验,以及倡“虚瘀交错”说,立“补虚祛瘀”法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22.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law of changes in mechanical paw-withdrawal threshold(MPWT) and thermal paw-withdrawal latency(TPWL) on the modeled side of rats with pain transition(hyperalgesic priming[HP]),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1(EP1) and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DRG) of the affected side of rats.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EA) on the TPWL on the modeled side of rats with pain transition and regulation o...  相似文献   
323.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频率电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100 Hz组(25例,脱落1例)和2 Hz组(25例)。两组均在口服普瑞巴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2/100 Hz组于夹脊穴和阿是穴行疏密波2/100 Hz电针治疗,2 Hz组在相同穴位处行连续波2 Hz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和简明疼痛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2/100 Hz组治疗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和焦虑评分均低于2 Hz组(P<0.05)。结论 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能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且疏密波2/100 Hz的电针治疗在镇痛和改善焦虑情绪方面优于连续波2 Hz电针。  相似文献   
324.
[目的]观察电针对皮下肿瘤致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电针对癌痛大鼠腰段脊髓背角阿片肽前体m RNA表达的干预,初步探讨电针抗癌性痛的中枢阿片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电针治疗组和假电针治疗组,后3组以大鼠右侧足跖掌面皮下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100μl(1×107cells/ml)建立大鼠皮下肿瘤癌痛模型,假手术组在同部位注入等量灭菌PBS。造模后1d电针治疗组介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7d,而假电针组仅针刺破皮,连接电针仪但不通电。动态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基础)、造模后1d、2d、4d、6d和8d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腰段脊髓背角前强啡呔原(prodynorphin,PDYN)和阿黑皮素(pro-opiomelanocortin,POMC)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TFL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1d手术组、电针治疗组、假电针组大鼠TFL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治疗1、3、5、7次后即刻,电针治疗组大鼠TFL均显著高于手术组和假电针治疗组(P0.05或P0.01),且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假电针组大鼠TFL始终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且与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组相比,电针治疗组大鼠患侧腰段脊髓背角PDYN m RNA表达呈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OMC m 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癌性痛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患侧脊髓背角PDYN m RNA及POMC m RNA表达量无关。  相似文献   
325.
32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嘌呤受体亚型在小鼠切口术后痛转化中的作用差异。方法足底切口恢复后注射PGE_(2)构建术后痛转化模型。第一部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假敏化(sHP)组、敏化(HP)组,检测机械痛阈、自发痛评分和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患侧L 3-5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SCDH)中P2X3R和P2X7R蛋白表达变化。第二部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组、HP+生理盐水组、HP+P2X3R拮抗剂组或HP+P2X7R拮抗剂组,观察拮抗不同亚型嘌呤受体对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切口痛小鼠注射PGE_(2)后机械痛阈明显下降,自发痛评分明显增加(P<0.05),未表现出焦虑样行为(P>0.05),且P2X3R蛋白在DRG中表达明显增多(P<0.05),在SCDH中未检出,而P2X7R蛋白在DRG和SCDH各组中表达均无差异(P>0.05)。拮抗P2X3R能阻断术后痛转化的产生,而拮抗P2X7R无明显影响。结论切口痛小鼠经PGE_(2)诱导可出现急慢性痛的转化,不伴发焦虑样情绪,DRG中P2X3R可能是参与术后痛转化的关键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327.
Clementine是数据挖掘的常用工具之一,在如今中医学领域数据挖掘方面也运用相当广泛,其中它的关联规则分析也是应用最多的挖掘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SPSS 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运用的概况,主要是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病机、症状与中药、医案研究和针灸处方研究等方面的关联规律挖掘,并简要概括了关联规则在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今后运用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方面,可以多角度、更深入地有效挖掘更多有用的知识,以期更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