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21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6篇
  3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培养的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水蛭提取物在0.5-2mg/ml浓度范围有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作用,其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下降,较凋亡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其抗缺氧性坏死作用随之增大。结论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在老年危重病人气道分泌物梗阻抢救中,可由麻醉医生先行气管插管,吸出气道分泌物后,再行规范气管切开术。这样既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又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对24例老年病人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术的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63.
煤工尘肺的影像学诊断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工尘肺(coa l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人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所引起的肺部尘肺病变的总称。我国的CWP发病多、危害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总数占尘肺的40%以上。然而,国外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CWP的患病率已明显下降,典型的大块纤维化(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PMF)已不多见。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ILO/WHO)联合提出了2030年全球消除尘肺的规划,因此我国的尘肺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传统内科治疗、早期骨瓣开颅手术争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传统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0例,与早期骨瓣开颅手术128例争超早期小骨窗手术350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其病死率、预后、并发症争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比传统内科治疗组争早期骨瓣开颅手术组在病死率、重残率、并发症争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有一定的优势。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方式可能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的适宜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5.
麻醉方法选择的失误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李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99-100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工作中麻醉方法选择的失误及防范措施。方法列举3例麻醉方法选择失误的患者资料。结果应详细询问病史确定麻醉方法。结论麻醉医师选择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时,总的原则是要在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患者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要求麻醉医师要从患者情况、手术要求、麻醉方面考虑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6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血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血中乙型肝炎病毒DNA余江,张进,俞圣琦,朱忠勇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婴幼儿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人群,而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的感染途径 ̄[1]。易健如等 ̄[2]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胎儿肝脏中发现了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方法应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1)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为0.78%,凋亡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为31.61%,人参皂甙Rb1 1、2、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2%、4.86%、1.43%,黄芪注射液1、2、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06%、7.03%、1.22%;(2)神经细胞凋亡阳性组可见有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而正常对照组、人参皂甙Rb1 2组、黄芪注射液2组未见有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3)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为(8.24±0.31)%,凋亡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为(41.30±2.56)%;与凋亡阳性组比较,缺氧前加BDNF组细胞凋亡率为(21.06±0.72)%(P<0.05),缺氧后加BDNF组细胞凋亡率为(27.82±3.65)%(P<0.01);缺氧前加人参皂甙Rb1 3组细胞凋亡率为(12.57±1.61)%(P<0.05),缺氧后加人参皂甙Rb1 4组细胞凋亡率为(23.71±2.24)%(P<0.01);缺氧前加黄芪注射液1、2、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28±1.00)%、(18.67±0.57)%、(13.84±0.79)%(P<0.05),缺氧后加黄芪注射液4组细胞凋亡率为(26.46±2.18)%(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在100μg/mL,黄芪在10~100 mg/mL的浓度范围內,具有抗缺氧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巴根  汤隽  张进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937-93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症,其发病机制至今不详,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最近,国外有研究认为AD的一些神经毒性归因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蛋白溶解片断,从而引起了Tau蛋白的磷酸化和神经元形态的改变。本文将在这方面对AD机制及国外学者的一些新的观点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8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8~22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盐酸甲氯芬酯组103例,对照组95例。盐酸甲氯芬酯组在对照组治疗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0.25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第3、7、14、28天,盐酸甲氯芬酯组患者NIHSS明显降低而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3、7、14、28天盐酸甲氯芬酯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甲氯芬酯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轻、中度)4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9例用四联疗法(苦参素胶囊+左旋咪唑+乙肝疫苗+潘生丁),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服用乙肝宁颗粒,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49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31例,总有率83.67%;对照组30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13例,总有率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组37例(75.5%);对照组16例(5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船eAg转阴:治疗组30例(61.2%);对照组11例(3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治疗组30例(61.2%);对照组11例(3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中度)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乙肝宁冲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