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总结了15例使用改良灌肠器在远端造口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应用普通一次性灌肠器加硅胶奶嘴,能很好地预防灌肠液的反流,保证灌肠液进入肠腔,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为预防性造口患者检查远端肠管提供了满意的肠道准备,且操作方便,所用器具造价低廉.15例患者肠道准备中无腹痛、腹胀及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和进一步完善急诊科的目标管理,笔者就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态度以及护士的操作技术等诸方面问题,调查了1990年下半年间急诊留观病人102例,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作一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肠造口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行为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3家上海市三甲综合医院造口门诊的17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我感受负担总分(27.29±0.66)分,处于轻度水平。3个维度中,身体负担得分最高(2.88±0.06)分,其次为经济负担(2.12±0.10)分,情感负担得分最低(1.92±0.06)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113.97±13.90)分,处于高水平,5个维度得分降序排列分别是心理(4.27±0.04)分、症状(4.11±0.05)分、信息(3.85±0.05)分、造口护理(3.72±0.06)分、日常生活(3.27±0.07)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症状管理及心理管理三项呈显著负相关(P < 0.01)。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婚姻状况和照护者健康状况是肠造口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在婚姻状况与照护者健康状况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中无中介作用。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维护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健康,通过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造口治疗师职业角色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洪莲  邱群 《上海护理》2008,8(2):73-75
造口治疗师(Enterostmal therapist ET)是指负责腹部造口的护理、预防及治疗肠造口并发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与肠造口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完全康复为最终目的的专业护理人员。1958年美国的Norma Gill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造口治疗师,1961年成立了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创了造口治疗及护理。我国造口治疗师的培养起步于1988年,2001年我们开始从事专职造口治疗师的工作,现就工作中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定位准确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实施前对行肠造口术的255名患者术前造口定位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对258名行肠造口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由61.96%提高至94.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临床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6.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肠外肿瘤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肠外肿瘤的特点,方法:对随访登记的32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结果:在12个典型HNPCC家系中,6家系发生8例肠外肿瘤,20家系非典型的HNPCC家系中,1家族中有1例肠外肿瘤发生,肠外肿瘤最常见为子宫内膜癌和胃癌,结论:大肠外肿瘤为HNPCC肿瘤谱中的重要成员,中国人的大肠外肿瘤胃癌,子宫内膜癌较多见。  相似文献   
37.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9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FA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5~2003年96例F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镜表现特征;回顾2001~2003年22例FAP患者上消化道内镜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大肠外病变特征.结果:96例FAP患者中多数患者大肠内息肉呈密生型生长(52/96,54.2%),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分布密度呈中至重度,直肠腺瘤癌变率高(23/41,56.1%).22例FAP患者中伴胃窦部增生性息肉19例,占86.3%;十二指肠各段有息肉样病灶18例,占81.8%(其中腺瘤性息肉12例,无1例癌变).22例中有3例分别在大肠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腹壁、腹盆腔和小肠系膜硬纤维瘤,仅1例手术完整切除治愈.结论:大肠内密集分布腺瘤性息肉是FAP特征性表现,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结肠镜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上消化道息肉是FAP常见大肠外病变,国人十二指肠腺瘤癌变罕见;硬纤维瘤严重影响FAP患者大肠切除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2种肠造口袋更换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2种肠造口袋更换方法对肠造口袋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41例肠造口术后病人,按更换方法不同分成改良组、常规组。改良组更换造口袋时,用测量板、防漏膏,常规组则用目测法。结果和常规组相比,改良组造口袋使用时间延长,造口周围皮肤炎发生率低。结论更换造口袋应推广使用造口测量板确定造口大小,胶板圈不宜过大,对不平整皮肤应使用防漏膏。  相似文献   
39.
有些患者由于患某些肠道疾病,医生必须在其腹壁上造一个口,将肠管缝合于此,用于排泄大便,这就是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由于肠造口没有括约肌,不能像肛门那样随意控制排便,因此造口者不得不使用造口袋.  相似文献   
40.
总结1例新生儿回肠造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的护理。采用造口皮肤工具,对新生儿造口、切口局部问题进行护理评估,给予切口湿性愈合及保护、造口皮炎处理及预防造口袋渗漏措施,配合全身护理措施及家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