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终板破裂程度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14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终板破裂患者,根据CT矢状位重建终板破裂横面积或终板最低点下陷高度50%、≥50%设为轻度破裂组(83例)与中重度破裂组(62例)。采用后路开放式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26~4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轻度破裂组的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中重度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板破裂程度对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早期矫正效果以及疼痛改善程度无明显影响,终板破裂程度高者远期可加重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病人56例,均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98.45±30.58)分钟,术中出血量(522.67±60.25)ml;椎间隙融合率100%。术后ASIA评分为(81.47±6.05)分,术前为(49.25±4.15)分,术后JOA评分为(14.61±1.27)分,术前为(6.35±1.7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病人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虽然手术耗时较长、出血较多,但该手术方案对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颈椎及脊髓功能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敏感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行MIS-TLIF手术的疗效影响。方法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共纳入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72例LDH患者,依据其术前疼痛敏感性问卷(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PSQ)评分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PSQ评分6.5分;对照组30例,PSQ评分≥6.5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改善程度,并进行PSQ评分与两项疗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VAS评分、ODI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0.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改善程度,均与患者术前PSQ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153,r=-0.074; P0.05)。结论疼痛敏感度对LDH患者行MIS-TLIF手术的预后可产生明显影响,若患者术前疼痛敏感度较高,其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程度亦明显偏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并分析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观察组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以及疼痛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曝光次数和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均位于椎间盘,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分别位于椎旁静脉丛、椎间盘和椎体前方,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体征及重要脏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OVCF均疗效较好,且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静脉给予患者唑来膦酸和钙尔奇D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PVP术联合唑来膦酸和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骨密度(B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BMD值显著优于手术前及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PVP联合唑来膦酸和钙尔奇D进行治疗,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降低再骨折风险,增加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虞鑫  刘伟  张豪伟 《中国骨伤》2020,33(2):140-143
目的:初步探讨脊髓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预防DVT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致脊髓损伤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其中失访5例,最终纳入80例。根据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术后的高危因素。结果:80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中有3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43.7%。DVT组平均年龄(47.77±10.76)岁高于无DVT组的(37.35±10.20)岁(χ2=19.56,P=0.000);DVT组体重指数≥ 28 kg/m2,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无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患者的发生率高(P<0.05);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的发生率DVT组(48.5%)高于无DVT组(20%)(P<0.05)。采用MedCalc 15.8软件绘制ROC曲线:当年龄>45岁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其特异度:84.4%,敏感性:7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列因素:患者年龄>45岁[OR=1.665,95% CI(1.102-2.516)],糖尿病病史[OR=3.273,95% CI(1.291-8.295)],吸烟史[OR=3.302,95% CI(1.267-8.605)],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OR=5.736,95% CI(3.152-11.74)],无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OR=3.013,95% CI(0.116-0.7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险因素。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仍很高,当年龄>45岁、合并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时,应提前予以预防措施等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