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素侠  赵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581-58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8岁~65岁,平均55.2岁;病程1天~1年。伴有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病史12例,颈椎病病史2例。1.2症状与临床检查35例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视物旋转者10例次,漂浮感者15例次,站立不稳者18例次,眩晕发作与体位有关者30例次,恶心、呕吐者11例次,一过性黑者10例次。35例患者经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见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3治疗方法在予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基础上。予倍他司汀20mg每日一次,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滴,共用2周。1.4观察指标患者自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躯干活动范围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变化,采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QOL评定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背疼痛减轻,VA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躯干前屈、后伸、侧屈活动范围均有扩大(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患者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减轻,ODI评分下降,SF-36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减轻疼痛,增加躯干活动范围,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是CT广泛应用之后才发现的特殊部位的血肿,血肿位于基底节区域或者其临近结构,可分为单纯基底节区血肿和复合性基底节区血肿,我科1984—2002年共收治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TBGH)4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6~72岁,车祸伤38例,坠落伤3例,其他原因致伤1例。  相似文献   
15.
猝死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约占心血管病死率的20%。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死亡。本文分析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比50例非心肌梗塞冠心病Q-Tc间期显著延长,且AMI的Q-Tc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8岁~65岁,平均55.2岁;病程1天~1年。伴有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病史12例,颈椎病病史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研究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衡量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分析生存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7、30 d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5%(29/31)和77.78%(21/27);χ~2=10.631,P=0.001]。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达到无明显残障水平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62.5%(20/32)和43.75%(14/32);χ~2=6.816,P=0.009]。研究组患者3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有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出现,但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MDA浓度较溶栓前降低(P0.05),SOD浓度较溶栓前增高(P0.05)。溶栓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 SOD升高(P0.05),MDA降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可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猝死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约占心血管病死率的20%.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死亡.本文分析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比50例非心肌梗塞冠心病Q-Tc间期显著延长,且AMI的Q-Tc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门脉高压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已有学者[1-2]证实β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能够明显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同时肝硬化患者存在高动力循环,表现为心输出量(CO)增高,心率增快,随着对肝硬化患者实行肝移植及分流术的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肝硬化患者存在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与鼻内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鼻内激素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纤维鼻咽镜检查和改进的Bitar临床评分方法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前的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2周与2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2、2.056,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鼻内激素,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