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轻症及重症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每组分为轻症、重症各18例,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1)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2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重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0%)(P0.05)。3)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以及胰腺水肿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改善各项指标,降低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和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经济方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2.
37例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MRI的表现,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诊断及分期。结果子宫内膜癌MRI的典型表现为子宫增大,内膜不规则增厚,在T2WI肿瘤组常呈略高及低信号,与肌层形成较好对比,能较准确判断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增强扫描肿瘤信号低于肌层,DWI肿瘤呈高信号。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肿瘤分期及病变范围的判断有较高价值,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临床中年护士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健康问卷对我院骨科40岁以上中年护士78名及青年护士(25岁~35岁)100名进行调查。[结果]我院骨科临床中年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青年护士(P〈0.01),健康状况评分也明显高于青年护士(P〈0.01)。[结论]我院骨科临床中年护士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的健康问题均明显多于青年护士,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4.
李永强  张淑平 《中国药业》2013,22(15):109-110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医院100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肌松剂,待下颌松弛后盲探插入Supreme喉罩;对照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通气。对两组的麻醉效果、通气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喉罩通气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可很好地减轻呼吸抑制以及循环发生大的波动,更适宜于乳腺小手术。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46岁.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发作性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确关系,多于晨起时发作,不伴恶心、呕吐、出汗,无胸痛、背痛、咽部不适,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未正规诊治.于2005-12-02胸闷、胸痛加重,呈持续性,伴出汗,急人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回旋支置入Cypher支架1枚,于2005-12-20再次PCI于右冠置入1枚支架.  相似文献   
96.
济南市出生缺陷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济南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探讨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 ,在济南市 11所医院中监测出生缺陷 ,设专人对住院分娩的围生儿逐一筛查。结果 在 34 35 3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率为 9 5 8‰ ,主要先天畸形前五位依次为 :神经管缺陷、唇裂合并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多指 (趾 )。城镇与农村出生缺陷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围生儿死亡率在农村与城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出生缺陷儿死亡率在城镇与农村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不同母龄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率 ,在≥ 35岁与 <35岁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降低出生缺陷率首先应采取出生缺陷的第一级预防 ,将第二级预防做为第一级预防的补充 ,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减少出生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B、C组患者分别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中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血脂指标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LVEDD和LVESD小于A组,LVEF高于A组(P<0.05);治疗后C组患者LVEDD和LVESD小于B组,LVEF高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TG、TC、LDL-C水平低于A组,C组患者TG、TC、LDL-C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低于A组,C组患者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低于B组(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10 mg/d)、中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相比,大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血脂代谢及心功能,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8.
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MRI平扫、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乳腺PTs,按照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磁共振成像(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的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T1WI及T2WI信号、动态增强表现及强化曲线类型、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MRS表现特征。结果5例乳腺PTs病理诊断良性1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MRI上4例表现为分叶状,1例为卵圆形;5例PTsMRI平扫T1WI均呈较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1例内有低信号分隔;4例行动态增强检查的PTs于动态增强早中期(增强后第一至第三时相)呈快速渐进性强化,动态增强中后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3例呈平台型,1例呈轻度流出型;5例PTs于DWI上均呈高信号,ADC值低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低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3例行MRS检查,均可见胆碱(Cho)峰。结论MRI检查有助于乳腺PTs的诊断,但确诊仍需...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乳腺MR检查对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寻找其乳腺内原发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3例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诊表现(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患者的乳腺MR影像资料,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I标准对所有病变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33例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30例临床行乳腺根治术,其中1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腺MRI检出其中的16例,包括10例肿块性病变和6例非肿块性病变,肿块性病变直径0.5~2.6 cm(平均1.5 cm),直径≤1.5 cm者6例;非肿块性病变包括4例导管性强化和2例段性强化;另1例病理切片发现乳腺癌但乳腺MRI为阴性.其余13例行乳腺根治术患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乳腺癌灶,其中9例乳腺MRI亦呈阴性表现,另4例MRI提示可疑癌灶.余3例临床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乳腺MRI亦为阴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检出乳腺原发癌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1%、69.2%和83.3%.结论 相对于一般乳腺癌而言,隐匿性乳腺癌MRI表现更以小灶性的肿块性病变和导管或段性强化的非肿块性病变为常见表现类型.乳腺MR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作为这类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磁共振双回波稳态(DESS)及T2-mapping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过临床确诊的30例早期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分别行FS-T2WI、DESS、T2-mapping检查。结果 DESS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S-T2WI(10/30vs3/30,χ2=4.812,P=0.028),T2-mapping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FS-T2WI(11/30vs3/30,χ2=5.963,P=0.015),DESS和T2-mapping发现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7)。结论 DESS序列显示髋关节软骨退变敏感度较高,T2-mapping序列成像对FAI关节软骨早期退变进行直观的定量评估,可以发现软骨早期病变,从而能为临床治疗FAI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