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目的 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31例发生于6h以内的AMI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QTd的变化,并与同期正常者对照。结果 AMI组QTd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PCI成功后2hQTd较术前明显缩短,伴随心律失常组,其QTd明显高于不伴心律失常正常组。而不同梗死部位间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Td可预见AMI患者有无出现心律失常危险,急诊PCI可显著降低AMI患者的QT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13例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1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与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与对照组组织(无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dr1阳性表达率为22.5%(9/40),高于对照组(无阳性表达),χ2=4.486,P=0.034;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率为53.8%(7/13),高于化疗前外周血mdr1的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先天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检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mdr1表达对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健择(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收集NSCLC患者38例给予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 d1,8;DDP80mg/m2iv d1,28天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有效率46.9%,无CR病例,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44.0%和46.1%,初治、复治有效率分别为46.9%、33.3%,Ⅲ、Ⅳ期有效率为47.6%、41.2%。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68.4%,其次为消化道症状为42.1%。结论:GP方案治疗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3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通过食管心电图来确定其心动过速的性质.结果 53例经食管心电图检查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均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15例室房1∶1逆传中,通过改变心房频率有2例出现了房室分离.经体表心电图导联形态确认室性心动过速中有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旁路前传.1例心房扑动伴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能够明确地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慢频率依赖性间歇性房室阻滞伴心室静止一例张永庆刘进王道金戴自力林为*(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医院信阳464000)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患者女性,72岁,平素健康。1994年11月23日起反复发作晕厥,常规心电图拟诊“间歇性房室阻滞(AVB)伴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对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随机将24 h总心率大于11万次心搏的功能性室性早搏分为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均为40例。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1包(9 g)/次,3次/d;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5 mg/次,1次/d;联合用药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总心率、临床症状、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5%、72.5%、92.5%;临床症状改善率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为82.5%、57.5%、90.0%。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与比索洛尔相似,但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比索洛尔组(P<0.05),若两药合用,降低总心率、治疗室性早搏及改善临床症状均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正> 裂隙现象多发生在房室传导系统,而表现为食管电极与心房肌之间的裂隙现象较为罕见。笔者在进行食管心房程序刺激(简称程刺)中,发现此类裂隙现象3例,特报告如下。例1 女。46岁。因阵发性心悸月余就诊。血压19.95/11.97kPa(150/9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余无异常。临床诊断:临界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心率功率谱分析张永庆,闫祥云,陈克河,梅忠恕,代自力,王向阳,周秀丽,黄金霞,梅海信,楚咏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尤其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本文运用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探讨胃十二指肠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切口裂开的高危因素,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的预防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 收集我院从200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被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的3例病例的诊断治疗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是可以预防的.结论 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针,提高手术技巧,加强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子宫切口裂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HP-1和EGFR在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SHP-1在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EGFR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SHP-1的表达降低及EGFR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