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资料,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贝母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贝母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唐代之前药用贝母主流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至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结合产地分布,认为这一时期贝母药材的主流基原为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和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明代贝母开始分化为"川贝母""土贝母",但是根据所记载的"土贝母"产地,认为其亦多指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代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三类,并延续至今。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贝母类药材根据考证结论进行选择,加工炮制方法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青礞石对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微生态环境视角探讨青礞石治疗癫痫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青礞石粉末为研究对象,用PTZ点燃法建立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和青礞石组(高剂量组为临床用量的20倍、低剂量组为临床用量的5倍)。给药4周后,取各组大鼠结肠内容物,通过16Sr RNA测序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UPARSE、SPSS18.0等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α多样性分析可知,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的Chao 1、Ace丰富度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与对照组、模型组相比,青礞石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对细菌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P0.05)。Shannon、Simpson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青礞石组对群落多样性干预不明显。青礞石主要干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卡马西平主要干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β多样性各组层级聚类均能较好地分开,其中青礞石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部分样本不能明显分开,2组样本可归为一类,对照组、模型组可归为一类,卡马西平组单独归为一类。3D-主成分分析(3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3D-PCA)、3D-主坐标分析(3D-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3D-PCoA)结果显示,各组菌群结构轮廓均能明显分开,青礞石低剂量组介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菌群结构轮廓部分与模型组、对照组有重合交叉,且有偏向对照组的明显趋势。非度量多维尺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模型组、青礞石组集中在一个区域,青礞石组与模型组、对照组有重合交叉,青礞石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肠道菌群结构有相似的干预效果。物种组成门水平分析可知,各组大鼠的优势菌群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中厚壁菌门占比最大,其次是拟杆菌门。模型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青礞石干预后疣微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属水平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norank_f__Muribaculaceae(P0.05)、Akkermansia菌属(P0.01)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乳杆菌属显著减少(P0.05);青礞石干预后可降低Akkermansia菌属、升高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另外,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分析可知厚壁菌门的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在模型组中显著富集,给予青礞石干预后,瘤胃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青礞石对PZT点燃癫痫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丰富度、多样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有效干预肠道微生态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4.
应用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28例,术前预制EH复合材料人工颅骨板,术中调制EH复合材料并塑形,再造眉弓等骨性标志,结果修补颅骨缺损28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皮下积液、植入物移位或脱落,术后外观满意,缺损修补达到整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急性脑外伤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正常人及6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发现:受伤24h内血清T3,FT3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γT3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GCS,GOS明显相关。T4,FT4及TSH变化不明显。伤后72h血清T3,FT3在恢复良好内呈上升趋势,γT3呈下降趋势;在死亡组中T3FT3呈下降趋势,γT3呈上升趋势,且T4,FT4,TSH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6.
107.
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动对预测值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流行病学教材,对于筛检试验中在患病率不变时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动对预测值影响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阳性预测值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均成正比,但对特异度更敏感,阴性预测值对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均不太敏感;另一种认为随着灵敏度的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阳性预测值下降,而随着特异度的升高,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下降,灵敏度和特异度对阳性预测值的影响较阴性预测值明显,阳性预测值与特异度同向变化,阴性预测值与灵敏度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红花对其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下肢缺血再通术患者分为下肢缺血一再灌注组(Ⅰ组,n=30例)和下肢缺血一再灌注加红花治疗组(U组,n=26例),测定术前、术后30min、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d共5个时相点的血浆脱落内皮细胞(CEC)计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下肢缺血一再灌注期间CEC、CK、LDH明显升高,尤以再灌注12h为著,随后开始下降:红花治疗组各个时相的CEC计数及CK和LDH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P<0.001)。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红花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功能而减轻下肢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9.
复肝注射液是多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复方中药注射剂。本文对60例用复肝注射液治疗的慢性肝炎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同期以葡萄糖、Vc治疗的慢性肝炎进行了对比。结果复肝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肝功能ALT下降,麝浊降低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毒副作用小,对治疗慢性肝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在探讨肉灌制品中添加植物蛋白的研制工艺的基础上,对大豆蛋白的加入量、温度等做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可以取代12%的精瘦肉,而质地、口感却没有什么变化,成本降低1.80元/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