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桡神经浅支中C纤维的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C纤维支配的感受单位 (C单位 )在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产生疼痛和感觉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用神经内微记录 (INMR)方法 ,观察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桡神经浅支中C单位的反应特性。  结果 糖尿病组的部分C单位具有自发放电 ,所有C单位的机械阈值明显降低 ,传导速度 (CV)显著减慢。它们对持续 1分钟的机械性阈刺激的反应同对照组相似 ,而在阈上机械性刺激期间放电频率明显增加 ,撤除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后 ,后放电显著增多。在糖尿病组的C单位中三种亚单位的比例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提示糖尿病组C单位的异常放电活动是患者产生疼痛和感觉异常的外周因素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脑梗死患者7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46例,合并高血压者45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度23例,中度33例,重度18例;梗死面积大灶19例,小灶55例;积分<6分17例,≥6分57例;正常对照66例.用放射免疫实验技术(法)测定血浆中的NT含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001),发病后24h内明显升高,7天内达高峰,8-15天开始下降,15天后仍在较高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重度血浆NT水平较中度显著性升高(P<0.0001),中度较轻度显著性升高(P<0.0001);大灶组较小灶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NT变化以7天内最显著,15天后逐渐恢复正常;NT浓度检测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以6-OHDA部分损毁内侧前脑束的方法建立类似于人类PD早期的大鼠模型,通过电生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D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电活动和形态学的改变,以及EGb对其的影响。结果 PD组SNc、VTA区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染色变浅,形状不规则,DA残存神经元百分比明显降低;给予EGb后,随剂量增加损伤侧SNc、VTA区TH阳性细胞数增加,染色变深,形状规则,DA神经元残存数量明显升高,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D组大鼠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放电频率虽低于PD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4组大鼠的DA神经元放电形式均表现为规则放电、爆发式放电和不规则放电3种,其中PD大鼠爆发式放电比率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大鼠爆发式放电比率低于PD组,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PD状态下,SNc的DA神经元电活动增强;EGb能够减少PD大鼠SNc DA神经元的丢失,部分抑制PD大鼠的电活动,对PD大鼠DA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6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面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治疗前后的面肌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的测定。结果:肌电图证实,肉毒毒素注入后,患侧面肌高频群放电位明显减少,注射1个月后疗效达到最高峰,高频群放电位基本消失,症状改善持续约6个月。长期重复治疗组面神经诱发肌电图的CMAP波幅患侧较健侧显著降低,其潜速率患健侧自身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未发现对面神经的传导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26.
综合医院内科患者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综合医院内科患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内科门诊就诊患和常见慢性疾病住院患进行调查,发现内科门诊患心理障碍患病率27.7%,发病率以神经内科患为最高,住院患患病率27%。心理障碍多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症状,尤其是睡眠障碍最为突出,高达95%。提示心理障碍是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性疾病,患多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诉,临床医师在明确了器质性疾病之后,对某些症状应考虑有无心理障碍的存在,可用SDS和SAS进行测查,以便及时发现躯体疾病背景下的抑郁症、焦虑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以刺激交感神经(sympathetic stimulation,SS)对糖尿病痛过敏大鼠神经中C和Aδ单位的影响。方法:测定糖尿病过敏大鼠尾神经C和Aδ单位放电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影响。结果:在注射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后,糖尿病过大鼠无自发放电的部分C(3/16)和Aδ(14/35)单位由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在具有自发放电的C(8/41)和Aδ(22/79)单位中,α2-受体拮抗育亨宾能阻断这些单位的自发电活动,而可乐定则使这些单位的放电频率增加;α1-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和拮抗剂哌唑嗪不影响C和Aδ单位的电活动。SS可引起糖尿病痛过敏大鼠无自发放电的部分C(10/33)和Aδ(26/57)单位产生新的传入活动,而注射育亨宾后SS不再对这些单位产生兴奋作用;哌唑嗪和β-受体拮抗剂心安不影响SS对C和Aδ单位的作用;SS能引起糖尿病通过敏大鼠有自发放电的C(8/41)和Aδ(22/79)单位的放电频率增加,注射育亨宾后这些单位的自发电活动消失,重复SSS不再使这些单位产生传放电,而哌唑嗪则无此作用。结论:去甲肾上腺素(NA)通过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糖尿病痛过敏大鼠的C和Aδ单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γ-氨基丁酸(GABA)中间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及5-HT7受体激动剂AS1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的雄性SD大鼠(SPF级,6~8周龄)共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和PD模型组(n=30),以6-羟基...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 )对周围神经卡压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对中重度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各30 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通过单纯神经松解术和神经松解术联合使用mNGF 的二种治疗方法,比较患者神经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腕管综合征联合治疗组患者拇短展肌CMAP 的潜伏期(LAT )由术前的(8.0±0.2)ms 降至术后的(4.6±0.2)ms,手功能优良率达93.3% ;手术治疗组患者拇短展肌CMAP 的LAT 由术前的(7.8±0.1)ms 降至术后的(5.9±0.4)ms,手功能优良率达73.3%,两组术后LAT 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肘管综合征联合治疗组患者尺神经传导速度(MNCV )由术前的(31.3±0.4)m/s 增至术后的(40.8±0.3)m/s,手功能优良率达86.7% ;手术治疗组患者MNCV 由术前的(29.7±0.7)m/s 增至术后的(37.1±0.5)m/s,手功能优良率达66.7%.两组术后MNCV 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联合使用mNGF 对受累神经和手功能恢复的效果均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且mNGF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将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运动辅助区的嘴侧部(Pre-SMA)和尾侧部(SMA-proper)。结果 丘脑腹前核的小细胞部(VApc)、X区(X)和背内侧核的外侧部(MD1)发出纤维投影到Pre-SMA。丘脑腹外侧核的嘴侧部(VLo)、腹部外侧核的嘴侧部(VPLo)、腹外侧核的尾侧部(VLc)和背内侧核的腹侧部(MDv)则主要投射到SMA-proper。结论 运动辅助区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共同靶点,它们通过不同的丘脑核团影响Pre-SMA和SMA-proper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