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省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是目前国内系统论述恶性浆膜腔积液诊疗的共识,共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恶性浆膜腔积液治疗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不同理念;第2部分着重论述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特别强调了积液脱落细胞学或浆膜组织活检对于诊断的重要性;第3部分介绍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治疗,对于大量积液患者推荐局部灌注治疗结合全身性系统治疗,同时对不同的灌注方式、灌注药物进行了介绍。对于灌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特殊类型浆膜腔积液,共识也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案,还涉及了体外热循环灌注化疗技术的应用。总体而言,共识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兼顾了中国基层医院的医疗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文章对其要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2.
赵征  廖子君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9):1761-1763
目的:观察DICE方案解救治疗23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DICE方案治疗2周期,观察客观缓解率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总有效率65.2%,CR6例(26.1%),PR9例(39.1%)。IPI为2分的低中危组5例,IPI为3分的高中危组11例,IPI为4—5分的高危组7例。3组RR分别为100%、72.7%、57.1%。骨髓毒性Ⅲ至Ⅳ度为8例(34.8%)。结论: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DICE方案解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之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联合化疗方案中 ,HCPT每次剂量为 2 0 m g,每周期用 2次 ,2 1天 1周期 ,3周期 1疗程 ,总量为 12 0 m g。在化疗前 15分钟静注枢丹 8m g,化疗后肌注苯海拉明 2 0 mg;使用顺铂时水化 ,运用大剂量甲氨喋呤与 5 - Fu时 ,以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毒 ,同时碱化尿液。结果  38例患者均完成了1个疗程化疗 ,有效率为 :食管癌 44 .4% ,胃癌 42 .9% ,大肠癌 37.5 %。临床观察表明 ,HCPT在晚期消化道肿瘤联合化疗中 ,若运用合理 ,可获得满意疗效 ,其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 °血象下降及轻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  HCPT价格低廉 ,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较轻。因此 ,合理的 HCPT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①热板法,②扭体法,③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④卵蛋白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脑瘤消胶囊的抗炎止痛作用。结果0.5~2.0g/kg脑瘤消胶囊(每克药粉相当生药量13.69g)灌胃给药可①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②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③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结论脑瘤消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常规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NSCLC90例分别进行Ecadherin的检测.结果 E-cadherin在NSCLC中表达阳性率为52.2%(47/90).在NSCLC中E-cadherin与P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E-cadherin缺失可促使肿瘤转移,可能是NSCLC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及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VEGF和VEGFR-2的变化、两者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5例NSCLC患者(化疗组)化疗前后血清中VEGF及VEGFR-2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化疗组化疗前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3个周期化疗后,部分缓解组VEGF、VEGFR-2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降低程度高于稳定组(P<0.05);稳定组化疗后VEGF、VEGFR-2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进展组化疗后VEGF、VEGFR-2水平均较部分缓解组和稳定组化疗后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VEGF水平与VEGFR-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VEGF、VEGFR-2均高表达。测定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效果及肿瘤进程。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环己亚硝脲(CCNU)所致S180肉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与肝肾功能损害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建立S180肉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设荷瘤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环己亚硝脲组(以40mg/kg的CCNU灌胃)及CCNU+小剂量NLX组、CCNU+中剂量NLX组、CCNU+大剂量NLX组5%平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检测外周血象与肝肾功能、骨髓粒细胞、红细胞数,测定脾脏指教和(分别以2.5%、5%、10%的脑瘤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和平消胶囊+CCNU组(以胸腺指数。结果脑瘤消胶囊在500、1000、2000mg/kg剂量并联合CCNU时,与CCNU单用组比较,可对抗环己亚硝脲引起的荷瘤S180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P〈0.01),可使荷瘤S180小鼠骨髓柱细胞比值上升和骨髓红细胞比值回落(P〈0.01),可减轻CCNU引起的小鼠肝功能损害(P〈0.05),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可升高荷瘤S180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1)。结论脑瘤消胶囊可对抗细胞毒药物环己亚硝脲所引起的骨髓遣血功能和肝功能损害及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上调miR-34b的表达对HCC827细胞对埃克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转染技术获得miR-34b高表达的HCC827细胞,并将HCC82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组、埃克替尼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生长周期的变化,同时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c-MET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miR-34b转染后,HCC82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miR-34b转染后,埃克替尼对HCC827细胞的抑制率较埃克替尼组明显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降(P<0.05);转染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的c-MET水平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34b表达可以抑制HCC82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可以增强HCC827细胞对盐酸埃克替尼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34b反馈抑制c-MET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化疗药物主要为2药联合(表阿霉素+顺铂,或吉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顺铂),栓塞剂主要使用超液化碘油(根据肿瘤大小及血供、肝功能情况确定剂量,一般5-15ml)、明胶海绵。对于碘油沉积良好者,每月1次TACE,连用2-3次后,对残留病灶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功率50-60W,每一病灶治疗时间10-20min)。对于乏血供而碘油沉积差者,第一次TACE 2周后即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功率与时间同前)。完成治疗后1月通过强化CT、MR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判断病灶栓塞、消融程度,观察临床症状、AFP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变化情况,其后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随访时间为最后1例治疗结束后3年。结果:45例原发性肝癌中,富血供而行TACE者34例,CR 0例,PR70.6%(24/34),SD 17.6%(6/34),PD 11.8%(4/34),临床获益效率88.2%。乏血供病灶及富血供行TACE后残留病灶共62个,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后,完全坏死者48个(77.4%)、不完全坏死者5个(8.1%)、部分坏死者9个(14.5%)。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前,有11例AFP>400μg/L,术后1月复查降至正常者7例,较前明显下降者2例,无变化者2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62.2%、37.8%。与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以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为Ⅱ-Ⅲ度。与栓塞及微波消融治疗相关的反应主要有局部疼痛(NRS评分4-6分)、发热(轻-中度)。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完全缓解。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在影像引导下的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优势,是原发性肝癌有效的综合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支架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材料与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和巴黎系统原则设计、订做放射性粒子支架,支架均为附带^125Ⅰ粒子的机织捆式支架,采用透视监视下经口腔置入法,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后均进行临床观察随访。结果:共治疗6例食管癌患者,其手术顺利,支架置入准确。随访中,2例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示肿瘤缩小;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食管一气管瘘,因感染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3个月时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6个月后死亡;2例正在随访中。结论: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是食管癌内照射治疗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新方法,然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副反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