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摄影的检查技术、成像原理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在DR双能减影技术下行胸部摄影的65例外伤的病例。结果:单纯肋骨骨折44例(其中单处骨折33例、多发骨折11例),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8例,正常13例。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具有可与普通单一X线成像无法相比拟的成像质量和图像所含的信息量,即得出三幅图象一普通数字DR胸片、软组织像及骨像,因而成为胸部X线摄片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72.
基于二苯乙烯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简要阐述虎杖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阐明以二苯乙烯类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虎杖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查阅国内外近10年相关资料81篇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二苯乙烯类、蒽醌类、黄酮类、鞣质、多糖等;药理研究显示,虎杖有抗艾滋病、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血糖、抗组织(心、脑、肺、肾)损伤、抗脂质过氧化、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降血脂、保肝等广泛药理作用;虎杖所含的二苯乙烯类成分是其发挥众多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蒽醌类成分在其较多生物活性的发挥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论:中药虎杖药理作用广泛,极有开发价值,尤其在抗艾滋病和抗癌方面。  相似文献   
273.
[目的]观察人宫颈癌基因(HCCR)的过度表达对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105例因浸润性导管癌而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标本中HCCR、雌激素受体(ER)及孕酮受体(PR)的表达情况,分析HCCR表达与各组织学等级的关系、与ER,PR的相关性及与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乳腺癌患者中HCCR阳性表达率为26.7%.HCCR表达与临床分期、核异型性等级、核分裂、组织学等级及ER,PR表达均无相关关系.尽管呈HCCR的染色范围越广,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越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确定HCCR是乳腺癌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74.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 ,小儿多发病 ,传统常用抗生素治疗。然而 ,随着耐药性的产生 ,往往疗效欠佳。我院门诊 1998-0 5~ 2 0 0 0 - 0 1应用利迈先片剂与阿莫灵 (羟氨苄青霉素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10 5例作一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门、急诊小儿呼吸道感染 10 5例 ,随机分为利迈先组 (观察组 ) 5 5例 ,男 38例 ,女 17例 ;年龄 3~ 9岁 ,平均 6岁 ,支气管肺炎 2 8例 ,支气管炎 2 7例。阿莫灵组 (对照组 ) 5 0例 ,男35例 ,女 15例 ;年龄 4~ 11岁 ,平均 7.5岁 ,支气管肺炎 2 4例 ,支气管炎 2 6例。两…  相似文献   
275.
崔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1):19-22,30
目的 探讨无翅型小鼠乳癌病毒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转录因子4(TCF4)在结直肠癌(CRC)_患者组织中的变化,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106例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Wnt1、...  相似文献   
276.
目的:观察灵芝水煎液及其粗多糖对动物焦虑行为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装置焦虑模型小鼠和心气虚焦虑装置大鼠模型,除正常对照组、焦虑模型对照组,大小鼠分别灌胃地西泮2.5 mg/kg、灵芝水煎液2、4、6 g/kg、灵芝粗多糖0.04、0.08、0.12 g/kg,末次给药后1 h,观察大、小鼠于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中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及明暗箱(LDT)实验中穿梭次数;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及大、小鼠脑组织,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小鼠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的含量;试剂盒测定大鼠脑组织中GABA、GLU含量,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谷氨酸脱羧酶(GAD)、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心钠素(ANP)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α1(GABAARα1)阳性表达。结果:随心气虚造模时间延长,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19 d起,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降幅逐渐减小,22 d起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均大于心气虚焦虑模型组;灵芝水煎液及粗多糖均可显著升高大、小鼠的OE%、OT%、穿梭次数和脑组织中GABA含量,降低GLU含量及GLU/GABA的比值;降低小鼠脑中5-HT含量;降低大鼠脑中GABA-T活性;升高大鼠脑中GAD、GS活力,血清SOD活力、血浆cAMP含量,降低血清MDA、血浆cGMP、ANP含量,增强海马GABAARα1受体阳性表达;等质量灵芝饮片的水提取物、多糖提取物,表现出相似的抗焦虑效果。结论:灵芝水煎液及其粗多糖对动物焦虑行为有明显抗焦虑作用,抗焦虑主要活性部位可能为灵芝多糖。作用机制与通过调节GLU/GABA-Gln代谢环路中相关酶的活力,升高GABA含量和上调下游GABA/GABAARα1信号通路的表达,纠正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联合槲皮素体外对人肺癌A549和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抗癌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试雷公藤红素配伍槲皮素前后对人肺癌A549和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30%抑制浓度(IC30),通过配伍槲皮素前后雷公藤红素对两种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分析,从单体配伍层面评价抗癌增效作用。结果 配伍IC30槲皮素后,雷公藤红素在0.25、1.25μmol/L使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而在其他更高浓度时,配伍槲皮素后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IC30槲皮素后,雷公藤红素在0.25、1.25及2.50μmol/L时使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P<0.05),而在其他更高浓度时,配伍槲皮素后抑制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配伍槲皮素使雷公藤红素对A549、Eca9706细胞的IC50值分别降低至2.064、2.040μmol/L、IC30值分别降低至0.337、0.408μmol/L。结论 雷公藤红素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