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药物组36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西酞普兰治疗。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SDA)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药物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害,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1])。失语症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根据失语症表现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常出现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对失语症的治疗包括开展常规言语训练、应用各种营养神经药物(如吡拉西坦)等治疗方法,但总体效果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非侵入性大脑刺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强化组及普通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1次下肢运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10m最大步行速度(10MW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上述时间点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 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0MWT、BDNF及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0MWT、BDNF及β-EP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组下肢FMA评分[(20.67±6.79)分]、10MWT[(0.48±0.22)m/s]、血清中BDNF含量[(10.81±2.33)μg/L]及β-EP含量[(164.02±42.15)ng/L]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及4周后强化组HAMD评分[分别为(16.33±6.74)分和(12.13±5.44)分]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FAC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化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间歇性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iTBS)对健康受试者大脑吞咽运动皮质和小脑吞咽运动区兴奋性的影响, 并探讨小脑iTBS调节吞咽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右利手健康受试者分为优势侧小脑组(15例)、非优势侧小脑组(15例)、对照组(14例)。优势侧小脑组给予优势侧小脑iTBS干预和非优势侧小脑假刺激, 非优势侧小脑组给予优势侧小脑假刺激和非优势侧小脑iTBS干预, 对照组给予双侧小脑假刺激。iTBS干预前后, 分别对受试者双侧大脑和双侧小脑的舌骨上肌群代表区进行单脉冲经颅磁刺激(TMS)测定, 观察受试者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结果与组内干预前比较, 非优势侧小脑组干预后双侧大脑吞咽皮质和刺激同侧小脑的MEP波幅升高(P<0.05);优势侧小脑组干预后仅刺激同侧小脑的MEP波幅升高(P<0.05)。在MEP波幅与基线相比的百分比变化方面, 与对照组干预后同指标比较, 非优势侧小脑组刺激双侧大脑皮质和刺激同侧小脑的数值较高(P<0.05);与非优势侧小脑组干预后同指标比较, 优势侧小脑组刺激双侧大脑皮质的数值较低(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d, 20 min/次),连续治疗2 w。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Ig)M、IgA含量、T淋巴细胞百分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 w(T1)、2 w(T2)、3 w(T3)、4 w(T4)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T0时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T1、T2、T2、T4时VAS评分较T0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天然药物防龋是研究的重点,天然药物以其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使用简单,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微而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药黄连的研究表明,黄连对口腔致龋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就黄连近年来在防治龋病方面的研究以及它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肾茶胶囊最大给药量给小鼠灌胃后,观察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确定毒性靶器官。方法给小鼠灌服24h,每8h以最大体积(0.4mL/10g)、最大浓度肾茶胶囊(1.1508g/mL,相当于生药量11.5080g/kg)灌胃给药。结果给药14d内,小鼠的摄食、饮水、外观体征及活动情况无异常改变,体重增长正常,未见小鼠死亡;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并大体尸解,未见脏器有病理改变。结论肾茶胶囊毒性较低,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而手术室又是一所医院中的一个特殊工作场所,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射线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1].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护理群体,在配合完成麻醉与手术的同时,在做出自我奉献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肾茶提取物对实验动物循环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肾茶提取物48.0、144.0、432.0mg/kg三种剂量经十二指肠给药,用生理记录仪记录给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Ⅱ导联心电图各主要波形(如QRS间期、P-R间期、T波振幅及ST段偏移)及心率均无明显影响;给药90min和120min时,麻醉犬血压有显著下降。结论肾茶提取物仅对麻醉犬的血压有暂时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高频、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4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组(14例)、低频组(13例)及对照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高频组对健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代表区给予5 Hz rTMS治疗,低频组于相同部位给予1 Hz 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rTMS刺激;3组患者刺激时间及疗程均相同。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给予患者吞咽造影(VFSS)及表面肌电检查(sEMG),并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均方根值(RMS)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PAS评分、FDS评分及sEMG检查结果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PAS评分、F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高频组治疗前、后FDS差值[(9.92±4.45)分]明显大于低频组FDS差值[(7.15±3.1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低频rTMS刺激健侧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代表区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并以高频rTMS的治疗效果可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