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进而观察Res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Res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可以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呈明显的G0/G1期阻滞现象。Eca109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降低,而bax基因表达增强。结论Res能通过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与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促进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进行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阴道深部放入克霉唑阴道片,1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阴道冲洗和外阴擦洗红核妇洁洗液,与清水按1∶10稀释,2次/d。两组均经过10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GQOLI-74量表评分、血清炎症指标和霉菌检出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GQOLI-74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GQOLI-74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清炎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霉菌转阴率为52.1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6.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核妇洁洗液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利于炎症消退和阴道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寻找特应性皮炎(AD)患者易感的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分析该易感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与正常人的差别.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122例AD患者和80名健康献血员的HLA-DRB等位基因型,并分析该易感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结果外源性AD组和AD合并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组HLA-DR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频率升高(RR=5.27和3.59,均P<0.05),而HLA-DR6基因频率降低(RR=0.10和0,均P<0.05),而HLA-DR3阳性的16例AD患者中,仅1例的单链构象多态性与正常人不同.结论HLA-DR6是AD的抗性基因,携带有HLA-DR6的个体较不易患AD,而HLA-DR3是易感基因,携带有HLA-DR3的个体,较易患AD,而携带HLA-DR3基因的个体与正常人比较无碱基差别.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确定萆薢、石菖蒲药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角叉菜胶溶液注射法 造成实验大鼠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不同萆薢、石菖蒲药对配伍比例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 萆薢、石菖蒲药对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其中配伍比例为1∶1时效果最好.结论 以现代研究方法证实了萆薢分清饮中萆薢、石菖蒲配伍比例1∶1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系统评价睡眠时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VIP)、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2月27日公开发表的关于睡眠时间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关联的文献。采用比值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样本量150481例,其中病例数为44070例。分类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睡眠时间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OR/RR=1.12,95%CI:1.02~1.23),且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方法上存在层间异质性(P=0.040)。长睡眠时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OR/RR=1.08,95%CI:0.93~1.26)。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呈U型关联(P=0.0015)。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均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 短睡眠时间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长睡眠时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未见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66.
肝脏本质为黏弹性体,兼具黏性和弹性力学特性。黏性反映肝组织抗形变能力,是表征组织病理变化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多数商用超声弹性成像忽略肝组织的黏性特征而将其假设为纯弹性体。超声剪切波频散(SWD)成像可同时获得反映肝脏黏性和弹性的相关参数,为评估肝脏弥漫性病变提供全新的视角。本文就超声SWD成像原理及其在肝脏弥漫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在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LADA)诊断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2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0例,LADA患者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酶抗体(IA-2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五种抗体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LADA组ZnT-8A、GADA、ICA、IAA、IA-2A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0%(12/20),40.0%(8/20),20.0%(4/20),15.0%(3/20),25.0%(5/20)均高于T2DM组及T1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T2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ZnT-8A、GADA、ICA、IAA、IA-2A五种抗体的检测结果 显示,ZnT-8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抗体组,由高到低依次为ZnT-8A>GADA>CA>IA-2A>I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五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ZnT-8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nT-8A对LADA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ZnT-8A联合胰岛自身抗体(GADA、IA-2A、ICA、IAA)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LADA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相关血清指标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加橄榄油复制肝纤维化大鼠,以扶正活血不同配伍组方(活血健脾益气方、活血滋养肝肾方、活血温补脾肾方)灌胃给药,检测肝纤维化大鼠相关血清指标及肝组织Hyp)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扶正活血方对血清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均有明显作用(P<0.01,P<0.05),其中活血健脾益气方、活血滋养肝肾方作用较强;活血健脾益气方、活血滋养肝肾方能明显降低Hyp含量(P<0.05).结论 扶正活血不同组方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相关血清指标,对肝组织Hyp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 轨迹可描绘出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从轨迹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轨迹情况进行综述, 以期了解目前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轨迹情况、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护理干预方案, 展望我国慢性病自我护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为制订符合我国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干预方案奠定基础, 从而全面地、长久地提升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70.
留置尿管是常用的基础护理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双腔气囊导尿管采用硅胶制成,因其管壁柔软,插入后与组织相容性较好,以其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妥、刺激性小等优点近年来在我院临床中已广泛应用。留置尿管是侵入性操作,常规的尿管置入易刺激患者精神紧张,导致置管疼痛、置管困难、尿道刺激症、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不适,多数患者拔除尿管后仍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尿痛等症状,为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因此对尿管留置的护理研究更要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多样化,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笔者通过改进置尿管、尿管固定和无痛拔尿管的方法,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增加,促进早日康复,将我科200例手术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