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评价宫铜300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宫铜300与其他IUD的使用效果,为群众安全避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POPLINE、CBMDisc、CMCI、CNKI等数据库,收集宫铜300安全性有效性的相关文献,按照PICOS原则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EpiData 3.1、RevMan5.3.3等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的分级。结果初检文献6 062篇,最终纳入18个涉及宫铜300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准RCT对比研究,包括自1995至2014年正式发表的20篇文献。研究对象共20 9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性评价指标中,宫铜300各指标的终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活性γ型;宫铜300的因症取出率高于TCu 220C、TCu 380A和元宫22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HCu 2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性评价指标中,宫铜300的妊娠率与其他IUD比较,在1年随访时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铜300使用1年的近期安全性低于TCu 220C、TCu 380A、元宫220、活性γ型,在指导避孕方法使用时可考虑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22.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宫铜200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rice,IUD)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与其它含铜IUD比较,对宫铜200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等9种数据库和WHO/FDA/IUD生产企业/临床试验注册相关网站,使用Open Metaanalyst和Rev Man 5.3.3进行数据分析与合并。结果共检索到5 986篇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4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准RCT。分析结果显示:(1)宫铜200放置12、24和36个月时妊娠率分别为0.2%(95%CI:0%,0.3%)、1.8%(95%CI:0.3%,3.2%)、2.1%(95%CI:0.7%,3.5%)。(2)月经间期、人流术后即时、哺乳期等不同时期放置宫铜200 IUD 1年时妊娠率间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置1年时宫铜200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TCu 220 C(P0.05),放置2年时宫铜200妊娠率显著高于元宫220(P0.05);放置3年时宫铜200妊娠率显著低于活性165(P0.05)。与TCu 380 A、母体乐250、宫铜300、活性γ型、MCu功能型等IUD比较,在不同放置时间的宫铜200妊娠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铜200妊娠率与其他类型IUD妊娠率相似。  相似文献   
23.
已婚男性计划生育知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已婚男性对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的认识和需求。 方法 :以统一调查表 ,由男女调查员用询问法分别对丈夫和妻子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避孕和生殖保健知识、避孕经验、参与计划生育项目的态度等。 结果 :5 0 0对夫妇调查结果表明 :丈夫的文化程度高于妻子 ,但男女双方均缺乏男性避孕节育知识 ;多数妇女没把男性作为避孕节育的参与者 ,愿意自己使用避孕方法而不愿男性使用 ;对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的知识不够了解 ;对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基本满意 ,但满意程度主要受配偶的影响。 结论 :在促进生殖健康的发展、推动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过程中 ,应从政策、社会、家庭等多方面 ,鼓励和推动男性参与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1(XRCC1)基因rs25487位点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检索XRCC1基因rs25487位点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  相似文献   
25.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cervical fusion. Several studies concerned the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相似文献   
26.
目的:系统评价宫铜300与MCu功能型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接受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POP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9种数据库收集宫铜300与MCu功能型IUD比较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3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合并。结果:共筛选出3篇相关文献。评估结果显示,在随访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宫铜300妊娠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3.33,95%CI:1.35~8.25,RR=3.00,95%CI:1.28~7.01)。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脱落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6.00,95%CI:1.77~20.30;RR=5.55,95%CI:5.25~13.68;RR=3.75,95%CI:1.73~8.12)。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白带增多、出血、疼痛)均高于MCu功能型IUD(均P<0.05)。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因症终止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3.33,95%CI:1.35~8.25;RR=2.31,95%CI:1.21~4.39;RR=2.65,95%CI:1.60~4.38)。在随访第3,6,12,24个月宫铜300续用率低于MCu功能型IUD(RR=0.12,95%CI:0.01~0.96;RR=0.21,95%CI:0.10~0.41;RR=0.27,95%CI:0.17~0.44;RR=0.32,95%CI:0.22~0.46)。结论:与MCu功能型IUD相比较,能够证实宫铜300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接受性的多中心RCT很少,尤其是缺少长期随访研究;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两种IU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10种常用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OPLINE、CNKI、WanFang Data、SinoMed、CMCI、ChiCTR等数据库和网站,搜集有关10种常用IUD...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了解新时期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服务提供者")避孕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体系,于2020年9月24日至10月9日对监测点服务提供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006份,避孕知识认知及格率为94.12%,优良率为46.46%。10个问题中,正确率最低为3.14%,最高为72.58%,其中9个问题的正确率低于60.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学历、生育状况、所在机构类别、工作岗位、工作年限、职称、近5年培训次数对服务提供者避孕认知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避孕认知情况与性别、学历、所在机构类别、工作岗位、职称、近5年培训次数有关(P<0.05)。结论服务提供者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通过加强指南的宣传、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强化培训力度、加强分类指导等措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对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后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在线报告系统,收集2016—2020年各监测点提交的IUD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比较和信号检测等方法分析常见IUD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在24个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共收集22 254例IUD不良事件报告,常见不良事件类型分别为:月经问题42.62%、位置形状改变29.53%和疼痛16.66%。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方法检测共发现IUD不良事件16个风险信号,其中爱母型IUD发生异位和吉妮IUD发生脱落的PRR值分别为4.03(95%CI:1.79~9.07)和2.93(95%CI:2.09~4.11)。结论 建议对妇女使用IUD后较易发生的常见不良事件如月经问题、位置形状改变等加强随访监测,减少IUD不良事件的伤害。对部分IUD不良事件风险信号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