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什么是返序运动? 有人曾巧妙地给返序运动下了一个定义:即“一反常态”的生理运动。不错,它看似反常。可健身之功的确不凡。倒退走路就是一种常见的返序运动。它很受科学家垂青,甚至被喻为理想的辅助训练项目。美国肯塔基大学足球队前教练马思·奥斯汀发现,在足球比赛中,每当后卫倒退走回防时,显得十分灵活,精力充沛。不仅如此,如膝关节损伤的病人,向前走运动一般需三周才能痊愈,而倒退走仅一周就会无恙。倒退走还可加强心血管功能,减轻腰部承受压力,至于能减轻足后跟疼痛,预防腱鞘炎,更是倒退走的“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毒性作用及成骨分化影响。方法首先,从人脐带中分离出hUCMSC,通过免疫荧光双染对hUCMSC进行细胞鉴定。将纳米银及硝酸银作用于hUCMSC24 h,用CCK-8细胞活力测试检测它们的细胞毒性,得出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以此质量浓度的纳米银及硝酸银作用于hUCMSC,以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茜素红染色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纳米银及硝酸银对hUCMSC成骨分化的影响。用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检测纳米银对hUCMSC细胞骨架的作用,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试纳米银对hUCMSC RhoA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纳米银及硝酸银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在纳米银4μg/mL及硝酸银2μg/mL时,无细胞毒性作用发生。与空白组及硝酸银组相比,在4μg/mL纳米银作用下,hUCMSC的ALP活性更高,形成钙结节的量更多,且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桥蛋白、骨钙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α1链)的表达更高。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显示,纳米银可诱发hUCMSC的肌动蛋白聚合,增加细胞骨架张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测试显示,纳米银提高了活化RhoA蛋白水平,而硝酸银无此作用。结论纳米银可在合适的质量浓度通过活化RhoA蛋白、诱导肌动蛋白聚合及增加细胞骨架张力提高hUCMSC的成骨分化能力,且此作用与银离子无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儿童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本科住院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典型临床表现,84例(79.245%)小于3岁,78例(73.585%)伴发热,75例(70.755%)伴心肌损伤,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的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典型,易引起心肌损伤,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应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断,给予必要检查,有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的场所要注意餐具及环境卫生,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分析肝原发性腺鳞癌(ASC)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AS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肝叶切除或/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采用SP 法检测蛋白表达。 结果 在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为(63.0±8.3)岁;临床均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肿瘤组织肉眼观呈灰白色、实性,边界较清晰;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或腺管状;6例肝组织腺癌区域均表达CK7、CK19、cam5.2和Ki-67,4例表达CEA,3例表达CK20,2例表达CDX-2,1例表达MUC-1;鳞癌区域均表达p40、p63和CK5/6, 4例弱阳性表达CK19,3例弱阳性表达EMA;术后平均生存6个月。结论 肝原发性腺鳞癌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诊断,其恶性程度较高,患者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胸腹腔积液中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受阻水平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腹腔积液中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性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例患者胸腹腔积液中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受阻的浓度。结果 恶性组胸腹腔积液标本中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受阻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结论 癌胚...  相似文献   
87.
吴琪 《癌症康复》2016,(3):4-13
72岁的刘端祺是关注死亡较多的医生之一,从20多岁在艰苦的西北地区行医,到1997年着手创立北京军区总医院(现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他和同事们送走过各式各样的病人.他说行医越久,自己对医学局限性的认识越深刻,常常能触摸到医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SAH后6h、12h、24h、48h、72h共6组(每组12只)。通过建立大鼠SAH模型,于SAH后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SAH后脑组织中ERK5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大鼠SAH后6h脑组织中p-ERK5蛋白水平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72h仍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中p-ERK5主要定位于胞浆,SAH后p-ERK5胞核阳性增加,24h达到高峰,其后胞核胞浆阳性都下降。结论大鼠SAH后早期伴有ERK5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ERK5信号通路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酸枣仁皂苷A(JuA)(40、80 mg/kg)对小鼠前额叶皮层腺苷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脑微透析观测JuA对前额皮质细胞外腺苷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Western blot考察JuA对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ENT)和浓度型核苷转运蛋白(CNT)2种蛋白质表达。结果 JuA腹腔注射能在90 min内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前额叶皮层细胞外腺苷含量,并降低其自主活动。对CNT1和ENT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JuA可以促进小鼠前额叶皮层腺苷的释放,但可能与核苷酸转运蛋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