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对卵蛋白(OVA)致敏大鼠支气管旁淋巴结(PBLN)细胞培养体系中T辅助淋巴细胞(Th)亚群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PBLN细胞培养体系,并按不同浓度分为A~F组进行干预。在培养0、3、6、12、24、48h后,各组分别取5孔细胞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沉淀中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在A组的各时间点PBLN细胞培养液中,仅可检测到少量IFN-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咪喹莫特浓度为1、10μg/ml的E和F组与B组相比,IL-4及相关mRNA水平增加缓慢,IFN-γ水平增长迅速(均P〈0.005)。此作用从培养6h开始,12h达峰值,持续至24h。在培养12~48h时,C组IL-4表达与B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咪喹莫特对致敏大鼠PBLN细胞培养体系中Th亚群产生细胞因子的最佳作用发生在12h时,提示咪喹莫特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等特异性疾病的迟发炎症反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及核酸检测情况)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3日-2月12日感染科隔离病区收治的经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9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者性别、年龄与流行病学史、病程、临床表现、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以及影像学(胸片或胸部CT)及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其COVID-19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特点对治疗的影响.结果:9例COVID-19患者中,有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7例,占77.78%),其中有武汉流行病学史及与COVID-19感染阳性患者中明确接触史者均占55.56%,有糖尿病基础疾病3例(占33.33%),以男性多见(6例,占66.67%),老年人居多(4例,占44.44%),病程未超过1周;确诊患者中发热轻型2例、普通型7例,其次以咳嗽咳痰、乏力为多见;9例COVID-19患者中白细胞(WBC)计数值平均值为(5.2±2.0)×109/L,其中3例患者WBC计数值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值均为正常,5例患者单核细胞计数值升高,1例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值偏低;确诊患者中PCT值均为正常,ESR值平均为(12.2±9.1)mm/h(仅2例轻度升高),CRP平均值为(9.0±11.3)mg/L(仅3例轻度升高);所有患者中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指标值均为正常,2例患者中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多,3例两肺炎症病灶,3例右肺炎症病灶,1例左肺炎症病灶;9例COVID-19患者中,其中8例入院后第1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例入院后第4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才呈阳性.结论:9例COVID-19患者以家庭聚集性发病多见,多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男性老年人居多,均伴有轻微发热,症状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为多见,WBC计数均不高,淋巴细胞计数呈正常,少数患者的CRP和ESR值轻度升高,但PCT值均正常,无肝、肾功能及心肌异常,大多数患者有肺部炎症表现;对于疑似COVID-19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复查胸部影像学,反复多次采集新冠病毒核酸咽拭予检测,以防漏诊、误诊而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下呼吸道感染SMA的耐药性以及临床特点,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侵入性诊疗操作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SMA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6.5%、100%和82.6%。98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近5年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88.9%-100%)、头孢哌酮/舒巴坦(59.3%-77.8%)、左氧氟沙星(52.4%-6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2.5%-100%。结论 SMA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吴江地区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和同源性。方法收集吴江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MDRAB 44株,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OXA 51、OXA 23、OXA 24、OXA 58、IMP、TEM、SHV和GES,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44株MDRAB主要来源标本为痰(占93.18%),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各占45.45%、27.27%和13.64%;MDRAB对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100.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97.73%。44株MDRAB均检出OXA 51、OXA 23和TEM基因,其中12株菌GES基因阳性,OXA 58和SHV基因阳性各1株,未检测到OXA 24及IMP基因;MDRAB分为A—G 7个型别,分别为19、3、9、3、1、4、5株。A型主要来源于吴江地区的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和盛泽医院),吴江第一人民医院未发现B、D和E型;E型仅1株,分布在永鼎医院,其余型别散在分布。结论吴江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基因OXA 23和TEM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以A、C型为主,呈克隆性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青蒿琥酯现场推广应用提供优化方案.方法选择安徽省铜陵市灰河乡太阳村江滩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采用随机的方法将人群分为A、B两组,A组在整个感染季节实施全民口服青蒿琥酯预防药物;B组则根据试区人群接触疫水特点而给予不同预防服药方案,各实验组均设安慰剂对照组.统计两方案的各项成本费用并进行各方案的费用效果分析.结果实施A、B两个方案经过感染季节后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和0.14%,对照组的感染率分别为5.25%和6.61%.实施A方案的人均成本费用为45.44元.B方案为24.65元,每减少1例病人的费用A方案为866.25元,B方案为380.70元.A、B两方案的费用效益比分别为18.03和110.77.结论根据人群接触疫水特点而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的给药方案其成本费用明显低于全民口服预防药物,而且同样可以达到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并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相比较,观察两者的不同之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检测系统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941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的941株细菌中,368株来自ICU,革兰阴性杆菌占85.02%(800/941).ICU与非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25/25)和73.53%(25/34)(P<0.01).病原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1.15%(199/941)、铜绿假单胞菌20.30%(191/941)、鲍曼不动杆菌10.31%(97/94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97%(75/941)和大肠埃希菌7.44%(70/941),ICU与非ICU前5位病原菌相同,但构成比例不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7.79%(115/199)和51.43%(36/70),ICU的ESBL检出率与非ICU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度最高,耐药率分别为5.06%和18.1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18.52%~27.66%之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只有对加替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最严重,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高度敏感,耐药率为9.09%,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几乎全部耐药.我院存在较高的复合感染率,为11.62%(84/723),主要发生在ICU,复合感染率及感染株数在2009年监测中明显下降.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且呈现多重耐药趋势.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高危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天然食用色素菊花黄提制、安全性和应用的研究江苏省卫生防疫站蔡云清,吴金龙,吴巧珍,朱晓琳,周树南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周爱玲化学合成色素都以煤焦油为原料,属偶氮类化合物,对人体有害,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致癌性[1],因此,不少国家都把化学合成色素从许可使用的名...  相似文献   
19.
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某院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甲状腺、乳腺、疝修补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监控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监控前组)及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监控后组)间所有甲状腺、乳腺、疝修补手术患者病历2 408份,对照研究监控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监控前的97.94%(1 093/1 116)下降至89.09%(1 151/1 292);联合用药率由37.63%(420/1 116)下降至13.39%(173/1 292);术前2 h内的预防用药率由60.13%(671/1 116)增加至77.24%(998/1 292);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及占药费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监控前后清洁切口Ⅰ/甲愈合率(分别为99.19%与9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采取监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构建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6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写护理文书,观察组构建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评价两组的服务质量,比较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为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χ2=5.40,P=0.0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24%(χ2=5.25,P=0.03)。结论:呼吸内科构建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可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电子护理记录,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