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化疗药物药量的计算方法(246000)安徽省安庆市116医院吴凡本世纪50年代以来癌症化疗已采用体表面积(BSA)方法计算药物药量,并获得了广泛的采纳,但该法仅依据假设而缺乏确凿的证据。目前已发现一些药物,特别是经肝脏代谢的药物与体表面积之间的相关极...  相似文献   
102.
威草胶囊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用腺嘌呤加沙丁鱼造模 ,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小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大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 ,在造模的同时 ,分别给予以上述药物灌胃 ,在实验前及实验后测定大鼠的血尿酸 (UA)、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黄嘌呤氧化酶 (XOD)、尿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2 4h蛋白尿、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4周后威草胶囊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 ,与模型组大鼠相比 ,治疗组大鼠的血尿酸明显减少 ,尿尿酸明显增多 ,肾功能改善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下降 ,肾指数下降 ,纤维化程度减轻 ,肾组织内尿酸盐沉积物减少 (P <0 .0 1)。结论 :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细胞因子与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的直接损伤及免疫机制共同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在病毒诱发的炎症至自身免疫的产生及进展过程中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细胞因子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医院知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发民模式的巨大变化,需要及时对医院的知识体系,知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增强医院的应变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5.
居民对社区预防服务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社区预防服务的需求和利用。上海市大力推进社区预防服务后,提高了居民对社区预防服务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但是,居民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程度偏低;不同地区居民对预防服务的认识差异较大,城郊结合地区居民对常见健康知识的了解偏低,而服务的利用是了解现有服务项目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探讨与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治的84例初诊APL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常规检查、骨髓检查等临床病历资料,定量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取的截断值进行分层,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 早期死亡组预后分层均低于非早期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22)。早期死亡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非早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P=0.026)。早期死亡组患者早幼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早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P=0.003)。根据ROC曲线以86.5%为临界值进行分层,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P=0.001)。结论 发病年龄大于或等于64.5岁、外周血涂片早幼粒细胞百分数大于或等于86.5%是初诊APL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急性联苯-联苯醚中毒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联苯-联苯醚中毒110例临床分析王桂荣,曲广仁,高建国,王瀛,董义国,孙有贵,曹世伟,吴凡,洪伟,商敬发联苯-联苯醚(DTA)属低毒物质,在合成纤维生产中作热载体,急性DTA中毒少见。1994年6月2日我市某化工厂在试生产时,管道内残水瀑沸,压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于腋中线第3肋间至第5肋间作纵切口,长约5cm-8cm,用小拉构向后牵拉背阔肌,切开第4肋间肌肉和胸膜,其中20例不切开胸膜,经胸膜外分离、结扎动脉导管。经胸腔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经胸膜外者术后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逐层关胸。结果10例经胸腔结扎者均于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三天下床活动,20例经胸膜外结扎者均于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30例患者都在术后10d内痊愈出院。结论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切口隐蔽,特别是经胸膜外结扎者术后不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对呼吸功能干扰少,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帕瑞昔布钠是选择性COX-2受体阻滞剂,是第一个可以静脉注射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也是目前临床治疗疼痛的常用药物。目前人们对外科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疤痕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如何解决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术后镇痛方面临床应用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