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吕霞霞 《安徽医学》2009,30(2):199-200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氯沙坦钾50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每天一片口服,总疗程为8周。结果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降压总有效率为91.49%,血压由服药前的156.57±9.76/98.35±8.60,降至127.95±5.37/79.97±4.26mmHg,血压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前后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血钾无明显改变。结论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三焦的内涵主要有三,一是脏腑三焦,乃六腑之一,为具有运行水液功能之器;二是指部位三焦,是人体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的全称,其功能分别为相应部位脏腑功能的概括;三是辨证三焦,是中医学对温热疾病的一种辨证纲领。三焦内涵由实体器官到功能单位,体现了中医学藏象学说由脏器到藏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痤疮,俗称"青春痘",中医称为"肺风粉刺".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观察治疗98例痤疮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某高校新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及ALT升高情况,为制定乙肝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2003-2008级新生13 774名,用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检测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为3.3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并ALT升高率为0.24%,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而HBsAg阳性并ALT升高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某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于2006年10月~2007年5月采用曲咪新乳膏(国药准字H37023276)联合肤宝蛇脂软膏治疗56例湿疹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6例患儿均来自门诊,年龄4~6岁37例,7~12岁19例,平均7.8岁;男31例,女25例;急性湿疹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防治NAF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NAFLD组所有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4型,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等NAFLD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证以轻度脂肪肝最多见;湿热内蕴证以中度脂肪肝最多见;痰瘀互结证以中度脂肪肝最多见,次为重度脂肪肝;肝肾亏虚证以重度脂肪肝最多见。肝郁脾虚证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湿热内蕴证ALT、TG、FBG轻度升高;痰瘀互结证ALT、TG、FBG明显升高,BMI以痰瘀互结证最高;肝肾亏虚证ALT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其SBP、DBP、TG、FBG明显升高。结论 NAFLD患者脂肪肝B超分度、TG、BMI、FBG、血压等与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81岁.于晨起早练时感胃脘部疼痛不适、恶心,去附近中医门诊部就诊,诊为"胃脘痛",服中药治疗1 d症状仍未缓解,来本院就诊.查体:T 37.6℃,P 56次/min,R20次/min,BP 95/67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8.
古《明堂经》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明堂经》在宋以后即散佚不见。《汉书 .艺文志》无著录 ,然《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多有著录。最早援引《明堂经》者为晋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及王焘《外台秘要》亦引用过 ,大部分内容尚保存于今存诸多古医籍中 ,其中有经脉及其发病 ,五脏重量及形象 ,六腑重量、长度及容量 ,五脏傍通诸项内容 ,脏腑经脉流注出入 ,腧穴 ,刺灸禁忌等。其成书年代似为东汉时期 ,其卷数据杨上善所见古《明堂经》应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 998年 9月~ 2 0 0 2年 6月 ,采用透穴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 9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校保健科门诊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9例 ,男 3 5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5 5岁 ;病程 1 1 d~ 8年 ;局限腰痛 2 3例 ,腰痛并放射至臀部 2 1例 ,腰臀及大腿后侧局限疼痛 5例 ;有明显腰部扭伤史 5 1例。对照组5 9例 ,男 3 7例 ,女 2 2例 ;年龄 2 3~ 5 7岁 ;病程 9d~ 7年 ;局限腰痛 2 1例 ,腰痛放射至臀部 2 2例 ,腰臀及大腿后侧疼痛 6例 ,双侧腰臀痛 1例 ;有明显腰部扭…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合曲咪新乳膏治疗慢性湿疹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曲咪新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方法99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7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配合曲咪新乳膏外用,对照组单纯曲咪新乳膏外用。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77%、53.1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合曲咪新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