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巨核细胞(MK)成熟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ITP及30例非I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各亚阶段比例、胞浆颗粒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ITP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MK成熟程度的预后意义。结果ITP组MK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原巨、幼巨、颗粒巨明显增加,而产板巨核明显减少,血小板形成不良,与非ITP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ITP患者MK增多和正常者比减少者有更好的疗效,无论是初始治疗还是停药后的远期效果;MK胞浆颗粒越多,或伴有血小板形成趋势或有血小板形成者,较胞浆颗粒稀少或有空泡者不仅更易获得缓解、近期完全缓解率高,而且亦有更好的远期效果(P〈0.05)。结论ITP患者MK数量和成熟程度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还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浆中凝血分子标志物蛋白C(PC)、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 二聚体(D -D)的变化,为临床判断病情发展、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法国Biomerix公司的Mini Vidas免疫荧光仪测定4 3例窒息新生儿和32例足月新生儿PC的活性、VWF及D- D的含量,同时采用美国IL公司的ACLFutura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AT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AT、PC的活性降低,VWF及D -D的含量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存在抗凝因子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以高凝状态为主的早期DIC ,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浆中AT、PC、VWF、D D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孕周为19~37周各胎龄段的正常胎儿脐血血细胞成分的参考值范围,了解胎儿血细胞的生成情况,为产前和早产儿血液学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u lter GENS system2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182例胎儿血常规12项参数,并用显微镜人工镜检分类。结果从19~37周WBC从3.58×109/L增加到5.76×109/L,随孕周的增加WBC是逐渐增加的,WBC分类结果显示以淋巴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较少,随孕周的增加,淋巴细胞逐渐减少,中性粒细胞逐渐增加,有核红细胞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随孕周的变化不明显;RBC、HGB、HCT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MCV则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减少,MCH、MCHC在各胎龄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在各胎龄段之间的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210×109/L的水平,PDW、MPV、PCT在各胎龄段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脐血血细胞成分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建立不同胎龄段胎儿脐血中血细胞成分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产前和早产儿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的狼疮抗凝物质 (lupusanticoagulant,LA)、活化蛋白C抵抗 (activatedproteinC -resistant,APC -R) ,探讨LA、APC -R与易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ACLFutura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对 2 37例易栓性疾病 (包括 90例脑梗塞、59例冠心病、57例高血压、31例深静脉血栓 )和 60例正常对照进行LA、APC -R测定。结果 脑梗塞组LA阳性者有 41例 (45 .6 % ) ,APC -R阳性者 3例 (3 .3 % ) ;冠心病组LA阳性者有 2 4例 (40 .7% ) ,APC -R未见阳性 ;高血压组LA阳性者有 2 2例 (38.6 % ) ,APC -R阳性者有 4例 (7.0 % ) ;深静脉血栓组LA阳性者有 1 3例 (41 .9% ) ,APC -R阳性者 1例 (3 .2 % )。对照组未见阳性。结论  易栓性疾病患者L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LA可能是引起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APC -R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7例EDTA-K2抗凝剂血小板数值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其血小板数值为(185±39)×109/L,两者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83,P<0.01).EDTA-K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12%,占血小板减少总数的6.56%.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区3030例新生儿脐血G6PD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了解深圳地区新生儿G6PD酶活性基本情况.与其他城市新生儿G6PD酶活性有无差异性.方法采用G6PD试剂盒定量法测定G6PD/6GPD的比值,>=1为正常,<1为酶缺乏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其他城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百分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调查3030例新生儿脐带血,G6PD缺乏的有70例,占总数的2.3%.与有些城市新生儿G6PD酶缺乏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深圳地区G6PD缺乏症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应及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防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血栓前态分了樗物珲量浊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倒正常对照(NC)血浆和62临床已诊DIC的病人血浆,,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有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为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_(1 2)、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D-二聚体(D-dimer,D-D)含量。结果:早期DIC病人中D-D含量为1.621.46/L,NC组为0.510.12mg/L;F_(1 2)含量为33.1120.59/L,NC组为1.643.14/L加期DIC中D-D含量为6.858.37mg/LF_(1 2)含量为4.362.44nmol/L,TAT含量为22.5320.98/L;晚期DID中D-D含量为10.325.85/LF_(1 2)的含量为6.443.51/L,TAT含量为36.6420.09/L。经统计学分析,各DIC组D-D含量与NC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DIC组1 2和TAT的含量较NC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DIC组之间却无明显的差异(P>0.05)。F_(1 2)和TAT在所有DIC病人中有显著性相关(r=0.679,P<0.0001),而F_(1 2)与D-D、TAT与D-D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应用不同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测定,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DIC,并且可用于判断DIC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121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聚集 (PAgT)功能异常及其同出血、肝功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血小板聚集计测PAgT。设肝硬化组 12 1例 ,对照组 5 2例。结果 肝硬化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血组与未血出组PAgT无显著性差异 ;ChildB、C级组测定值较A级显著降低。结论 PAgT的检测可作为肝硬化病情严重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霍梅  徐勇  龚文胜  叶素丹  何林 《海南医学》2004,15(6):35-36,24
目的 了解易栓性疾病患者凝血因子V基因三种多态性和狼疮抗凝物质(LA)、活化蛋白C抵抗(APC-R)的发生率。方法 测定237例易栓性疾病(包括90例脑梗塞、59例冠心病、57例高血压、3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LA、APC-R,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方法测定FV G1691→A、G1091→C.A1090→G三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 脑梗塞组LA阳性者有41例(45.6%),APC-R阳性者3例(3.3%);冠心病组LA阳性者有24例(407%),APC-R未见阳性;高血压组LA阳性者有22例(38.6%),APC-R阳性者有4例(7.0%);深静脉血栓组LA阳性者有13例(41.9%),APC-R阳性者1例(3.2%);对照组未见阳性、三种基因多态性都未见阳性。结论 易栓性疾病患者L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LA可能是引起易栓性疾病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易栓性疾病患者存在APC-R.但可能和凝血因子V基因三种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常见血凝学指标和几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定量测定在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例正常人和63例DIC患者标本,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初发高凝血期)、中期(消耗性凝血障碍期)和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测定了常规血凝学指标,并用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栓溶二聚体(D-dimer,D-D)含量.结果各期DIC患者的部分常规血凝学指标有一定规律;而分子标志物变化不同.早期DIC中,D-D含量为(1.62±1.46)mg/L,NC组为(0.51±0.12)mg/L;F1+2含量为(4.96±2.78)nmol/L,NC组为(0.73±0.42)nmol/L;TAT含量为(33.11±20.59)μg/L,NC组为(1.64±3.04)μg/L;中期DIC中D-D含量为(6.85±8.37)mg/L;F1+2含量为(4.36±2.44)nmol/L,TAT含量为(22.53±20.98)μg/L;晚期DIC中D-D含量为(10.32±5.85)mg/L,F1+2的含量为(6.44±3.51)nmol/L,TAT含量为(36.64±20.09)μg/L.F1+2与TAT在所有DIC患者中有显著性相关(r=0.679,P<0.0001),而F1+2与D-D、TAT与D-D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应用不同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测定和常用血凝学指标,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DIC,并且可用于判断DIC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