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法。结果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分别检测到42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30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75.0%(54/7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8.3%(6/72)。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病区分布前4位的是呼吸内科(45.8%)、神经内科(23.6%)、血液内科(18.1%)和神经外科(9.7%)。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7种抗菌药物耐蕴率〉50%的有11种,其中耐药率〉90%的也有7种,分别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唑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的有妥布霉素(11.9%)、阿米卡星(13.3%)和庆大霉素(21.7%)。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的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6.7%),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在本文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建议选用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18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及利用情况,为中医药健康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福州市5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30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中医药适宜技术需求方面,需求量较大的项目是推拿(77.3%)、针灸(70.8%);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方面,慢性病患者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其中高血压患者的利用率最高(95.1%);在对中医药适宜技术优点的认知方面,社区居民认为中医药主要的优点在于有保健作用(77.6%)、效果好(67.8%)和副作用小(62.1%)。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和利用,应加强宣传和推广,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相似文献   
184.
如何对药品中存在致癌风险的亚硝胺类杂质进行控制,已成为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亚硝胺类杂质的常见类型、来源、致癌性作用特点进行梳理,并结合EMA、FDA、ICH及我国相关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和监管工作提出建议。尽管国外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药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限定的指南性文件,但众多亚硝胺类杂质的毒性剂量、人体暴露量尚不明确,且药物合成工艺存在差异,我国无法完全照搬欧美等国的监管方法。当前应深入研究亚硝胺类杂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限度值和药品中亚硝胺杂质监管策略;此外,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根据已有指导原则,确定在已知毒理学数据、毒理学数据不足和短期使用药物不同情况下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本文将为药物生产和杂质评价与研究和监管领域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表达,分析其与HBV-DNA、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3例HBV感染者(HBsAg阳性)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V-LP水平、HBV两对半指标;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ALT、AST。结果 283例观察组患者HBV-LP阳性200例(70.7%),HBV-DNA阳性160例(56.5%),HBV-LP和HBV-DNA总检出率为79.9%(226/283);HBV-DNA中等程度复制组和高复制组HBV-LP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大三阳患者HBV-LP、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219例小三阳患者HBV-LP、HBV-DNA检出率分别为66.2%和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HBeAb阴性患者HBV-LP与HBV-DNA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V-LP表达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r=0.464,P=0.000)。HBV-LP阳性患者ALT、AST、AFP水平高于HBV-LP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 HBVLP可很好地反映HBV感染患者病毒复制、肝细胞损伤、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86.
为适应医学发展的形式和皮肤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选择广州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南山班学生,尝试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专业课程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用英语对病例展开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式教学改革。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发现开展以临床病例为导入式的互动教学,可以将医学英语融入专业课程课堂中,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7.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高龄组为主,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亦有不断提高之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2004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494例,70岁以下患者396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98例,其中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例,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研究不同睑缘位置睫毛根部毛囊蠕形螨检出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福建省新招录消防员340名,随机分为3组:内侧组(108名)、中央组(115名)及外侧组(117名),根据组别不同,分别拔取左眼上下睑睫毛各3根,共计6根,在光学显微镜下查找蠕形螨并计数。6根睫毛中存在任一虫期的毛囊蠕形螨则为阳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各数据间的比较。结果在340名受检者中,共有51名蠕形螨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5.00%;阳性者中,上睑阳性率为70.59%(36/51),下睑阳性率为33.33%(17/51),毛囊蠕形螨上睑阳性率高于下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侧组的108名受检者中,16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14.81%;在外侧组的117名受检者中,12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10.26%;中央组阳性率最高,115名受检者中,23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2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率高于下睑,而睑缘中央、内侧及外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应首选上睑睫毛进行毛囊蠕形螨检查。  相似文献   
189.
角色扮演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护理教学中,单纯用传统的讲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顺应现代整体护理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对护理中专和大专教学的部分内容尝试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才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分析中老年左右半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制订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176例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术后TNM(p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资料,将肿瘤位于横结肠、结肠肝区、升结肠、回盲部的归为右半结肠癌组(88例),肿瘤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区的归为左半结肠癌组(88例)。观察左右半结肠癌的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并观察2组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2组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和MM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例患者中,128例错配修复完整(pMMR)蛋白表达呈阳性,占比72.73%; 48例患者存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蛋白表达,占比27.27%。其中,18例(20.45%)左半结肠癌患者存在dMMR蛋白表达,70例(79.55%)存在pMMR蛋白表达;30例(34.09%)右半结肠癌患者存在dMMR蛋白表达,58例(65.91%)存在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