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脑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内ApoE和S-100的表达随脑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对照组及伤后不同时间组内脑细胞中的S-100和ApoE两种蛋白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伤后0.5 h组大脑皮质神经元中ApoE即出现显著表达(P<0.01),而S-100阳性细胞在伤后2 h开始表达显著增强(P<0.01).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ApoE和S-100阳性细胞数目及阳性表达范围逐渐扩大.伤后3 d组ApoE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及染色强度达到高峰,且分布广泛,随后表达下降;到5 d组时,S-100阳性产物达到高峰,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挫伤后S-100和ApoE在损伤局部的染色变化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以用于脑挫伤的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地锦草提取物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其抗真菌作用,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提取物对6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值,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细胞表面形态结构变化和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平均 MIC 为 446 μg/mL,对石膏样毛癣菌的平均 MIC 为 539 μg/mL;扫描电镜下观察地锦草提取物作用于皮肤癣菌后,细胞表面皱缩不平,有严重皱褶、破裂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局部有缺损,厚薄不均;细胞膜轮廓不清,局部有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见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可使其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weight protein,LMP)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探讨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52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鉴定LMP2和LMP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HPV16感染情况。结果 (1)LMP2、LMP7随着子宫颈病变的加重其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且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趋势相一致。在CIN中LMP2、LMP7蛋白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25.0%/15.6%、29.7%/23.4%;在子宫颈癌中LMP2、LMP7蛋白的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17.5%/34.9%、23.8%/41.3%。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发现LMP2、LMP7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2)PCR结果显示,HPV16的检出率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2/25)、67.2%(43/64)和77.8%(49/63),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增加,各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中LMP7表达下调与HPV16感染有关(P<0.05),子宫颈癌中LMP2和LMP7表达下调与HPV16感染有关(P<0.05)。结论 LMP基因的转录表达下调或蛋白质表达缺失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病变进程密切相关,其中HPV16感染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中c-myc与hMLH1和HPV1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与hM-LH1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的情况。结果 c-myc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8/30))、50%(30/60)、69.2%(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阳性率依次为66.7%(20/30)、56.7%(34/60)、30.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组织中,c-myc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hMLH1蛋白表达下调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hM-L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PV16可能是通过影响c-myc与hMLH1蛋白表达而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其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weight protein,LM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利用专业软件设计LMP2和LMP7基因启动子区含CpG岛特异性PCR引物,对SiHa宫颈癌细胞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目的片段扩增、质粒载体克隆和测序,确定该区域所含CpG序列甲基化情况;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新鲜组织和石蜡组织标本78例,并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DNA技术平台(质谱分析),定量分析LMP2和LMP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同时以HPV分型芯片鉴定HPV亚型,分析基因甲基化与HPV感染的关系;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MP2、LMP7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LMP2和LMP7基因相应目的片段各含有22个CpG位点,在SiHa宫颈癌细胞基因组DNA中,只有LMP7有2个位点发生甲基化.宫颈病变病理过程伴随着LMP7基因CpG片段甲基化水平改变,其在CSCC和CIN组织的甲基化率(0.1864±0.0893和0.0728±0.0548)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0.0652±0.0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LMP7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各组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7蛋白表达随着该基因甲基化率增高而降低(F=8.69,P=0.035).而LMP2蛋白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分型芯片检出12种HPV基因型,其中HPV16感染率构成比为52/78(66.7%),HPV16亚型阳性与宫颈病变进程及LMP7基因甲基化率升高趋势正相关(t=1.996,P=0.049).结论 LM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一种宫颈癌病变特异性改变,与HPV16感染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P16INK4a与视黄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RARβ)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SP)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INK4a炎、30例CIN(CINⅠ、CINⅡ、CINⅢ各10例)以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FHIT、P16INK4a及RARβ蛋白的表达。结果(1)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90.00%)CIN(66.67%)浸润性宫颈鳞癌INK4a(27.50%)(P=0.000);P16和RA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浸润性宫颈鳞癌(82.50%;90.00%)CIN(46.67%;53.33%)慢性宫颈炎(0.00%;10.00%)(P=0.000;P=0.000)。(2)在宫颈各组织中,FHIT蛋白INK4a与P16INK4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00);FHIT蛋白与RARβ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91,P=0.006);P16INK4a蛋白与RARβ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45,P=0.000)。结论抑癌基因FHIT表达缺失与P16INK4a和RARβ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FHIT、P16INK4a、RARβ具有协同作用。FHIT蛋白与P16INK4a蛋白和RARβ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癌进展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确定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真菌作用贡献大小,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用HPLC研究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的指纹图谱;用NC-CLS M38-A研究其抗真菌作用;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的抗真菌作用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特征峰所代表的各化学成分(以特征峰编号作为该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名称)对其抗真菌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红色毛癣菌:2>5>3>4>1;石膏样毛癣菌:5>2>3>4>1。结论: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指纹图谱与其抗真菌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8.
宫颈高分化腺癌,比较少见。因其癌组织与正常宫颈腺体十分相似,因此,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近15年来,我们共遇高分化腺癌6例。现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本病的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供应合格碘盐浓度下 ,新疆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和呼图壁县区域内的重点人群进行一次性调查。结果 城市重点人群的尿碘平均水平 (188.7μg/ L)略高于农村人群 (185 .4μg/ L)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城市组由高到低依次为 0~ 2岁婴幼儿、8~ 10岁儿童、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孕妇 ;农村组由高到低依次为 0~ 2岁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8~ 10岁儿童。城市组两两比较 ,8~ 10岁儿童与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与哺期乳妇女、0~ 2岁婴幼儿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0~ 2岁婴幼儿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 P <0 .0 1) ;农村组两两比较 ,8~ 10岁儿童与孕妇、哺乳期妇女、0~ 2岁婴幼儿 ,育龄妇女与孕妇、0~ 2岁婴幼儿 ,哺乳期妇女与 0~ 2岁婴幼儿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新疆重点人群在食用现行标准碘盐下均达到了适宜的碘营养水平 ,建议应维持现行碘盐浓度 (35± 15 ) m g/ kg。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OA-1)mRNA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住院前列腺癌患者80例,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EDN-1 mRNA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DN-1 mRNA在8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为(3.58±0.15)×10 6,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为(2.62±0.11)×1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P<0.01).在肿瘤大小上pT1.与pT4xEDN-1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看pN03与pNxxEDN-1 mRNA表达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6.31,P<0.01).病理学分级上G1-G2的EDN-1 mRNA表达量比G3 NA的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4,P<0.01).结论 EDN-1 mRNA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