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6 毫秒
71.
正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1])。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2])。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而手术的损伤均对患肢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36%—65%,术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下降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的主要康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原有的一套乳腺癌术后康复视频操的基础上,于2015年4月,我们根据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重危患者家属需求和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状况,并针对认知差异采取有效对策。方法: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对100例急诊抢救间/EICU患者家属和100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差异。结果:5个因子中4个因子急诊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与急诊护理人员对家属需求的认知存有差异(P〈0.05)。45条需求中有24条家属与护士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患者家属的需求在病情保证需求方面存有差异(P〈0.05)。不同护理人员对家属需求的认知存有差异(P〈0.05):护师和护士在“医护人员的支持”方面有差异,不同年龄和职称的护理人员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对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大部分均能满足。  相似文献   
73.
背景:研究表明,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制备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多,筛选工作费时费力,且工艺的重现性较差。 目的: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包封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设计,初步考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备基本工艺条件。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因素设计实验,于2005-03/05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实验室完成。 材料:以相对分子质量2.0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选用W/O/W复乳-干燥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方法:应用单因素设计,初选匀化方式(超声或旋涡)、超声时间(第1次+第2次:5 s+5 s,5 s+10 s,10 s+5 s,10 s+10 s)、内水相体积(50,100,200,250,300 μL)、分散介质聚乙烯醇质量浓度(10,20,30,50,70 g/L)、外水相中无机盐浓度(0,250,500,1 000 g/L)、搅拌时间(3,4,5,6,8 h)等缓释微球制备基本工艺条件。 主要观察指标:各制备工艺条件下微球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 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时,超声时间和搅拌时间对于包封率没有影响;匀化方式应选择2次超声,每次5 s;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在30~70 g/L内较好;内水相体积可固定在50~100 μL;外水相中无机盐的浓度越高越好,还可进一步筛选出最佳浓度。经过初步优化后,其平均粒径为6.68 μm,径距为(1.86±0.22)μm,载药量为(37.00±0.89)×10-3%,包封率为(61.31±1.31)%。 结论:应用单因素试验可以初步优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4.
75.
院内感染是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我院1992~1998年76例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76例中男59例,女17例;年龄16~72岁。GCS计分3~8分,≤8分为危重型。诊断均经颅脑CT证实。1.2 感染率的调查:各类感染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确定:①医院获得性肺炎;②泌尿系感染;③外科伤口感染;④败血症;⑤其他感染。2 结 果2.1 重型颅脑外伤院内感染的总感染率:76例中感染总数47例,总感…  相似文献   
76.
运用杂交瘤技术,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两株能稳定分泌小鼠抗人乳头瘤病毒16E6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单克隆抗体均属IgG1k。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单克隆抗体仅与HPV16E6融合蛋白反应,不与HPV16E7、L1、L2融合蛋白以及L1-L2真核表达蛋白反应,也只与Caski细胞反应,不与Hela细胞反应。初步结果说明,该抗体是HPV16E16蛋白特异性的McAb。  相似文献   
77.
SARS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袁彬  刘钰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18-419
我科自 2 0 0 3年 3~ 5月初 ,曾救护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及疑似患者 ,年龄 16~ 72岁 ( 32 .6 5± 14.6 9岁 ) ,其中有 12 .3 %的患者病情危重。通过观察和访谈 ,发现70 %以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一些患者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 ,甚至会加重病情 ,影响疾病的转归。我们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 ,加强心理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1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1 恐惧患者的恐惧情绪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该病传染性很强 ,密切接触者常集中发病 ,部分患者病情重、进展快 ,可在短期内出现呼吸衰竭甚…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鲜 (生 )牛乳与消毒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8种抗菌类兽药的残留量。〔结果〕鲜 (生 )牛乳与消毒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磺胺 7.41%(2 .5 0 %)、磺胺嘧啶为 4.44 %(1.67%)、甲氧苄基嘧啶为 12 .5 9%(10 .83 %)、磺胺甲口恶唑为 2 1.48%(12 .5 0 %)、土霉素为 13 .3 3 %(7.5 0 %)、四环素为 10 .3 7%(3 .3 3 %)、金霉素为 5 .93 %(5 .80 %)、氯霉素为 40 .47%(3 .3 3 %)。〔结论〕鲜 (生 )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情况严重 ,市售消毒牛乳质量基本有保障。  相似文献   
79.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动物性食品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产品染疫、安全性差的问题突出。对公认的重要食源性危害开展主动监测,是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变化趋势和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使用高度选择性的专用显色培养基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牛乳中4种易污染并对人类危害较重的致病菌进行监测。从而了解鲜(生)牛乳和消毒牛乳中重要致病菌污染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监测资料,这对于指导牛乳生产过程中预防致病菌感染、防治和消除致病菌污染所造成健康损害的副作用及危险因素、保障食品卫生和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都具有其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严格按样品采集规范要求分批采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三个奶牛养殖场、六个奶牛养殖专业村(点)中部  相似文献   
80.
肝、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内脏损伤 ,居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之首 ,常引起急性大出血 ,病人迅速发生休克 ,如抢救不及时 ,病人迅速死亡[1] 。现对本院急诊科 13年收治肝脾破裂 10 3例抢救与护理的体会浅述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自 1987年 1月~ 1999年 12月 ,共收治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 10 3例 ,其中肝破裂 2 4例 ,脾破裂 6 3例 ,肝、脾同时破裂 16例。本组病例肝或脾单纯破例者 72例 ,同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者 31例 :肾挫伤 11例 ,气血胸 4例 ,脑外伤 4例 ,胰腺损伤 3例 ,左上肢开放性骨折 3例 ,膈肌破裂发生膈疝 2例 ,肺破裂、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