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胃中间横带在胃排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中间横带 (MTB)的生理作用至今尚不清楚 ,我们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半固体试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进行胃排空研究 ,并对MTB在胃排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 正常对照组 2 2例 ,均为本院工作人员、医学生及其他志愿者 ,其中男14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 9 2± 14 4 )岁。无消化道症状 ,经上消化道钡剂或胃镜及B超检查 ,无系统性疾病。2 FD患者 3 0例 ,均为我院患者 ,其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1 4±17 3 )岁 ,诊断标准按照参考文献 [1],均具有典型消化不良症状且持续 4周以上 ,经胃…  相似文献   
22.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指南推荐治疗药物。然而,高钾血症和激素副作用的相关风险限制了其在2型糖尿病合并中晚期慢性肾脏病及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中的广泛使用。非奈利酮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患者,达到心肾保护的作用。本文对非奈利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心肾保护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安全性等进行综述,旨在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及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3.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病死率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是一组常见且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约占所有心力衰竭患者的50%.HFpEF预后差,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相当.尽管针对HFrEF有了相对完整的指南共识,但目前尚缺乏可真正改善HFpEF患者预...  相似文献   
24.
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功能障碍是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会受到严重影响.运动干预可控制T2DM患者血糖,缓解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肺耐力.本文就老年T2DM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损伤特点、运动干预改善心功能的相关机制及如何制订安全可行的个体化运动方案做一综述,以期为防治T...  相似文献   
25.
王华  贾晓艳  刘永铭 《华西医学》2022,(9):1383-1387
维立西呱作为一种新型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通过干预细胞信号通路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降低心室重构、心肌肥厚、炎症和纤维化,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维立西呱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相关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等风险,而且患者对其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能够增加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额外获益并改善预后。该文将综述维立西呱在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目前针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已有相对完整的指南共识,但仍缺乏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治疗标准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获益方面涌现出大量证据,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因心衰住院率,改善HFrEF预后,但对SGLT2i治疗HFpEF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仍缺乏整体认识。本文从HFpEF的病理机制、SGLT2i的作用机制及HFpEF的相关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HFpEF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路晨阳  贺秀  景娜  刘永铭 《西部医学》2019,31(3):470-473
【摘要】 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伴随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更差。目前已有的多种降糖药物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有的甚至有害。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其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本文就SGLT2抑制剂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男性吸烟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浓度和血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 :选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青年男性吸烟者 2 8名为吸烟组 ,5分内吸烟 1支 ,观察吸烟前及吸烟后 5分时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 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 )浓度的变化 ,血小板P 选择素、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 1、ICAM 3的表达 ,同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 ;吸烟指数为每日吸烟支数与吸烟年限的乘积。选择无吸烟史的健康男性 2 2名作为对照组。  结果 :吸烟组吸烟前血清sE Selectin、sICAM 1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及P <0 0 2 )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吸烟组吸烟前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吸烟指数与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及sE Selectin、sICAM 1相关 (γ值分别为 0 5 10、0 43 3及 0 42 9,P <0 0 1、P <0 0 5及P <0 0 5 )。白细胞L 选择素、ICAM 1及ICAM 3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吸烟组吸烟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吸烟刺激后仍无明显改变。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两组差异不明显 ,吸烟后亦无明显变  相似文献   
29.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73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P -选择素 ,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 CAM) - 1、ICAM - 3的表达 ,年龄相当而无重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 2 7例作为对照 ,观察患者与正常对照黏附分子表达指标间的差别 ,并分析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与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t=3 .890 ,P <0 .0 0 1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 (t=2 .1 2 6及 2 .46 6 ,P <0 .0 5 )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与空腹血糖、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呈正、负相关 (γ =0 .3 0 9,P <0 .0 1 ;γ =- 0 .2 6 1 ,P<0 .0 5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负相关 (γ =- 0 .2 4 4 ,- 0 .2 4 6 ,-0 2 74,P均 <0 .0 5 ) ,L -选择素阳性淋巴细胞与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γ =- 0 .2 4 1 ,- 0 .2 5 6 ,P <0 .0 5 ) ;ICAM - 3阳性单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γ =- 0 .  相似文献   
30.
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传输型便秘 (slowtransitconstipation ,STC)主要表现为结肠传输减慢 ,病因不明 ,治疗困难。文章对近年来STC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如NO、VIP、阿片肽 ;胃肠激素如SS、CCK等的变化及Cajal间质细胞、肠神经元病变、精神心理等因素与STC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