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患者男,39岁,从事驾驶工作18年.皮肤硬肿、疼痛,指、肘及下肢关节活动受限4年.皮肤情况:双上肢皮肤弥漫性肿胀、触之坚硬,曲侧有绿豆大小高出皮面结节,静脉行走区可见沟状凹陷,皮纹存在,两下肢肌腱部位皮肤色素加深,有局限性硬化斑块.血嗜酸性细胞8%,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12.
神经管畸形(NIDs)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内外研究认为,孕妇妊娠早期叶酸缺乏、精神刺激、锌供给不足等因素是NTDs发生的重要原因。作者自1985至1995年10年间,对连续生过两胎以上NTDs夫妇进行干预,获初步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确定口腔门诊护士的医院感染控制能力评价指标,为正确评估口腔门诊护士的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及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6月,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指标,确立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口腔医学专业领域内的医院感染、医疗、护理专家共19名进行2轮问卷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经2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感染控制知识、感染控制态度和感染控制行为)、15个二级指标和75个三级指标的口腔门诊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评价体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可对口腔门诊护士的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全方位客观评价,为下一步口腔门诊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量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干预以提高口腔门诊护士的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术后整理手术间效率提升中的作用。方法检查时间为2013年7月1日—10月13日,对手术间进行品管圈整理。检查内容包括壁柜内无菌物品齐全、物品定位放置、地面卫生情况、体位垫清洁归位、手术床降至“0”位、吸引关闭、吸氧关闭、电源关闭情况等。品管圈成员通过特性要因图分析术后手术间整理不完善的主导因素,同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结果术后手术间综合整理缺陷率得到下降,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结论将品管圈方法应用到手术间整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手术间缺陷率大大降低,专科护士的优势发挥明显。科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得到增强,让护理人员在得到工作满足感的同时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谢佩珠  程彩萍  刘晓芬 《全科护理》2013,11(22):2057-2058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护理模式下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对对照组96例老年手术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02例老年手术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责任包干护理模式下的强化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术后谵妄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病人实施责任包干护理模式下进行强化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上得以诊断时常常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预后极差[1-2].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机体的免疫监视机制密切相关,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和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已被认为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监视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3-4],为此,我们动态检测了58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AP和sICAM-1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高危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对所有初检孕妇建册同时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建立高危追踪表进行追踪管理,并将其一般情况、高危因素、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共建册4141例,983例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追踪至分娩,3年无1例因管理失误而出现妊娠重度并发症或死亡,死胎死产率、新生儿畸形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同期住院产妇。结论加强高危管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近年深圳市罗湖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孕产妇系统管理与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0~2004年深圳市罗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和围生儿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户籍人口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明显高于非户籍人口,而围生儿死亡率低于非户籍人口,差异有显著性(P<0.05);2000~2004年户籍人口的围生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非户籍人口的围生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