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和种族间差异。方法新疆地区无亲缘关系、年龄20~40岁160名汉族健康女性和135名维族健康女性,应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ER-α基因XbaⅠ及PvuⅡ多态性。结果维、汉族女性ER-αXbaⅠ及PvuⅡ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维、汉族女性ER-αXbaⅠ及PvuⅡ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汉族女性ER-α基因多态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2.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为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克服了胶片式教学方式的诸多弊端,实现了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的数字化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阅片分析能力,提供了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改良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影像专业某班68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改良PBL教学模式进行示教教学,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改良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改良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示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
氟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氟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从病情程度不同的氟中毒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进行逆转录和33P-探针标记,纯化后与cDNA基因芯片杂交,杂交信号扫描成像后输入Pathway 3.0分析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既可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用t检验(Confidence level 95 %)和Ratio值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有32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值为2.003 9~4.046 7),有32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值为0.091 8~0.501 0);重度组有53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值为2.004 0~3.718 0),有20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值为0.088 6~0.503 4);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仅有4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值为2.363 0~2.704 0),11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值为0.334 1~0.495 0); 同时 Ras-related GTP-binding protein 和 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member 1 这两个基因在轻度组和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均呈现出上调(Ratio值为2.046 2~2.993 6),有14个基因表达均出现下调(Ratio值为0.091 8~0.503 4). 结论高氟可以对人体基因表达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与信号传导有关的Ras蛋白和跨膜蛋白基因过度表达在氟中毒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氟对人体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5.
目的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CT,HRCT)扫描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段及亚段水平气道壁的厚度。方法用HRCT扫描重、中和轻度哮喘患者36例,分别分为第1组(13例)、第2组(11例)和第3组(12例),并测量能显示支气管横截面的气道壁的内外径、内外腔面积、通过公式计算出气道壁厚度与外径之比(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另设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HRCT扫描示中、重度哮喘患者较轻度哮喘患者及正常人气道壁厚度均显著增厚(P<0.05)。结论HRCT可测定气道壁厚度,评估哮喘患者气道重构;中、重度哮喘患者气道壁显著增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新疆维吾尔族人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并与我国已有的冠状动脉解剖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8例新疆维吾尔族冠状动脉CTA资料中,以 右优势最 多(57例,64.77%);左冠开口以中1/3(65例,73.86%)、窦内(62例,70.45%)最多,右冠开口以右1/3(51例57.95%)、窦内(78例,88.64%)最多;前、后室间支,左、右回旋支动脉的终止点分别以后纵沟下1/3(37例,42.05%)、后纵沟中1/3(44/86,51.16%)、 心左缘(52例,59.09%)、左室后面(56例,63.64%)最多.与我国已有的冠状动脉解剖学资料比较,以下观察项目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副冠状动脉发生率,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左回旋支、右回旋支动脉的终止点,前后室间支心肌桥的发生率.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冠状动脉形态具有其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冠心病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与颈动脉支架置入(CAS)术后30 d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接受CAS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稳定斑块组(A组,19例)及易损斑块组(B组,38例),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及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稳定性与术后30天不良事件的关系。 结果57例患者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10例(17.54%),其中稳定斑块组1例,易损斑块组9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4例(7.01%)。术后严重不良事件3例(3/57,5.26%)均为B组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2例,颈动脉溃疡斑块破裂渗血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8.789,95%CI =1.648~214.220,P=0.018)、易损斑块(OR=21.806,95%CI= 1.278~372.177,P=0.033)及应用开环型支架(OR=14.645,95%CI= 1.407~152.417,P=0.025)为CAS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论CAS术后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与易损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左冠状动脉夹角)以80°为切点时与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左冠状动脉夹角≥80°对该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所医院1 276例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资料。按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史、家族史、腰围/身高、左冠状动脉夹角≥80°纳入方程,按照不同性别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有斑块患者中,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男性:65.59%vs 54.21%,女性:56.64%vs 29.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较,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男性:OR=2.53,95%CI:1.76~3.64,P0.001;女性:OR=5.33,95%CI:3.27~8.68,P0.001)。结论:左冠状动脉夹角≥80°可作为影响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算法和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提高肥胖患者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60例临床疑似肺栓塞(PE)患者的CTPA资料。收集BMI超过25 kg/cm2的患者,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A组)、MBIR(B组)和CE-Boost(C组)。定量评估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通过Likert 5分量表法对整体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的CT值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肺动脉主干CT值C组为(510.87±141.20)HU,A组为(354.31±93.74)HU,B组为(350.79±88.43)HU。B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5),肺动脉主干噪声B组为16.60±3.03,A组为22.80±2.94,C组为24.63±4.96。B组及C组的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干的SNR值及CNR值均高于A组。B组...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同期进行肺功能试验和肺部高分辨力CT扫描。结果显示,肺CT分级与反映肺气肿程度有关的肺功能指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0.5,P<0.01);与一氧化碳弥散(DLco)预计值的百分车及低氧血症(PaO2)相关性较差(r<0.3l,P<0.05);与年龄、身高及性别指标无明显关系(r<0.21,P>0.05)。肺密度降低是提示COPD患者并存肺气肿的一项主要标志。与肺功能试验相比较,高分辨力肺CT是探查有无肺气肿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区分正常肺质和轻、中、重肺气肿,为肺气肿的定量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和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