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 iQ200尿沉渣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尿中小圆上皮细胞结果,并建立其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及诊断参考。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肾内和泌尿外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共119例,均于清晨留取中段晨尿,分别用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小圆上皮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随机收集健康体检人群1027例用显微镜检测尿中小圆上皮细胞,建立健康人群尿中小圆上皮细胞的正常参考区间。结果1027例尿白细胞正常标本,尿中小圆上皮细胞 iQ200法和显微镜法分别为3.29±2.95个/μl和3.05±3.02个/μl,IQ200法略高于显微镜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05);72例尿白细胞增高标本 iQ200法和显微镜法分别为21.25±4.32个/μl和12.92±6.27个/μl,iQ200法明显高于显微镜法,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7.21,P<0.01)。健康人群中段晨尿中小圆上皮细胞生物参考区间,18~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10±3.67个/μl和3.59±4.17个/μl,3.37±3.91个/μl和3.67±4.25个/μl,3.18±3.72个/μl和3.65±4.15个/μl,2.86±4.12个/μl和3.04±4.51个/μl,2.67±3.85个/μl和2.94±3.96个/μl,女性结果略高于男性,年龄组与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1.54和t=1.28~1.69,P 均>0.05)。结论 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增高标本中小圆上皮细胞结果明显高于显微镜法,需要显微镜进行尿中小圆上皮细胞复查,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健康人群尿中小圆上皮细胞生物参考区间,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组与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急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针对急诊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特征,指导护生多观察多总结,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护生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沟通。结果:对患者不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提高。结论:针对性地对急诊实习护生进行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3.
目的观察平喘方联合清热散穴位敷贴治疗轻度小儿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咳喘症状、肺部体征、嗜酸性粒细胞(EOS)比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轻度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组予以平喘方口服,并以清热散敷于天突、肺俞穴。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EOS比率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次要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EOS比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平喘方联合清热散穴位敷贴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轻度小儿热性哮喘能够改善中医证候,缩短疗程,调节免疫功能,在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4.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年龄在65-6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年龄在70-75岁,均以老年女性较多(P〈0.05)。跌倒及扭伤是主要致伤原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5.
目的:研究CT与MRI联合检查诊断布氏杆菌脊柱炎(BS)与脊柱结核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2023年1月收治的30例BS患者与30例脊柱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结果:CT联合MRI检查对BS、脊柱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96.67%、93.33%,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则CT联合MRI检查诊断BS与脊柱结核的准确率为95.00%;BS患者与脊柱结核患者CT与MRI图像病变椎体位置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与MRI图像显示,BS患者钙化或死骨、椎间盘狭窄及破坏、后凹畸形、椎体塌陷畸形发生率均低于脊柱结核患者,椎旁脓肿、椎体增生硬化发生率高于脊柱结核患者(P<0.05)。结论:CT与MRI联合检查能够准确鉴别BS与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诊护士根据预先制定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对2011~2013年来急诊科就诊的主诉为急性胸背痛251例患者进行分诊。将经过影像学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95例作为确诊组,非主动脉夹层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在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分布、危险因素评分结果基础上,采用ROC法评价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截断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在评分4分时达到最大,为0.923,95%CI为0.883~0.953,P0.01,Youden指数为0.833,评分4为截断值。评分4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值分别为(91.58%,91.67%,10.99,0.092),具有分诊诊断价值。结论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评分4可以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分诊的辅助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克氏针双侧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后正中切口,于直视下复位,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2根钢丝或钢缆8字缠绕固定于两侧。结果:按Dodgt's疗效评价标准,优40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6.2%。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改良的克氏针双侧张力带固定,其固定可靠,能有效地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8.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为两大章节,第一章节为“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主要论述治伤14个步骤及各种整骨方法,方药应用等;第二章节为“又治伤损方论”,叙述了扑打伤损的用药次序。该书建立了骨折基本的诊断方法,发明了拔伸、牵引骨折整复手法,创小夹板外固定法等,且重视手术切开复位疗法,对开放性损伤清创的处理做了详细描述,并指出清洗创口时不能单纯用生水清洗,必须要用经过煎煮的开水或药水。该书认为,骨伤科疾病主要以气血损伤为主,治疗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为要,方用小红丸、大红丸、当归散、四物汤等,药用人参、当归、芍药、阿胶、熟地黄等补益气血。此外,还根据损伤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建立了七步服药法,并分别附以方药。书中记载外用方10首,其中洗药方、贴药方各5首,数量虽不多,但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各种骨折损伤病症,且各方注明了用法及适应证,为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