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31.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又称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修复拇指或虎口软组织缺损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2000年1月-2007年2月,笔者对23例拇指及虎口深度烧伤的患者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自1995~2002年我们对32例深度电烧伤病人根据损伤程度,缺损范围等情况,采用各种皮瓣修复重建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1年Bertelli等通过对前臂内、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的研究,提出了皮神经皮瓣的概念;1992年Masqudet等提出了以小腿感觉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的概念;此后,不同供区来源的神经皮瓣不断出现,并愈来愈受到重视。自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笔者对18例足踝部及小腿下1/3处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的可靠性。方法:对10个部位,58个肉芽创面行大张中厚植皮,并测定肉芽创面pH值来预测植皮的成活率。结果:创面值在7.0—7.5之间植皮成活率在95%以上,且成活率与皮片大小无关。结论: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是可靠的,它不仅封闭了创面,更重要的是使病人的外观和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Bertelli等通过对前臂内、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的研究,提出了皮神经皮瓣的概念;1992年Masquelet等提出了以小腿感觉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的概念;此后,不同供区来源的神经皮瓣不断出现,并愈来愈受到重视[1]。自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笔者对18例足踝部及小腿下1/3处创伤  相似文献   
36.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996年以来,笔单位收治手,足,头,面等特殊部位的小面积深度烧伤患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9-47岁。其中电烧伤9例,酸烧伤2例,微波烧伤1例,热压伤2例,低热烧伤2例。本组患手术时间为伤后3-15d。应用邻指岛状皮瓣6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2例,足背岛状皮瓣3例,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3例,耳后跨区供血岛状皮瓣2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技术研究点按穴位法、常规方法诱发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电生理学效应。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的患者,每个患者先后随机用点穴方法及常规方法诱发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同时使用表面肌电图检测,分析和探讨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结果点穴方法和常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比较: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积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胫前肌-腓肠肌协同收缩率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点穴手法比常规手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肌肉收缩效应;两种手法诱发Bechterev屈曲反射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的协同收缩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8.
创面难愈是创伤修复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难愈创面多发于组织覆盖较少的部位,由于小腿及足踝结构上的因素,血供较差,位置较低,加之组织覆盖较少,此部位是难愈创面的多发区[1]。由于下肢承担着负重、平衡等重要功能,故上述部位的难愈创面修复显得相当重要。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各种游离及岛状皮瓣移植修复部足踝及小腿下1/3部位的难愈创面36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自1990/2000我科共收治1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此病在临床上极易与乳腺癌、乳腺结核相混淆,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不良后果,故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1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又称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修复拇指或虎口软组织缺损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2000年1月-2007年2月,笔者对23例拇指及虎口深度烧伤的患者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