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0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01.
组学技术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生理或病理状态是由生命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行为表现聚合而形成的,所以凭借各种组学所产生的分子信息必须在细胞层面加以整合,并延展到人体整体层面才能体现中医学理论的精髓。细胞行为是细胞内蛋白网络中所有蛋白活性受到外界调控后在细胞层面的总体表现。精细量化细胞的各种行为可以解析不同蛋白通路在细胞行为上的占比,并将各种分子组学信息和细胞行为紧密连结。笔者首次倡导基于细胞行为组学来研究中医药生物学基础的策略,旨在探寻适合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全面体现中医学理论内涵及其实践在现代科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2.
对《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针灸专辑“如何提升针灸证据质量”系列文章进行解读。研究显示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报告质量较低,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未能证实多数通常认为的针灸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了针灸RCT面临的方法学挑战,形成如何设计高质量针灸RCT方法学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数量巨大但未得到充分应用,大量西医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针灸疗法但推荐意见实用性有待提高。针对该专辑中提到的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分析针灸临床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研究类型以及研究证据与临床决策的关系,提出了针灸临床研究的五阶段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03.
为规范针刺效应的信息化表达,实现针刺效应知识的重用与共享,本研究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两方面梳理针刺效应领域相关知识,基于国际标准ISO/TS 16843-6:2022,采用七步法及Protégé5.5.0工具对本体进行构建。共构建了199个类,包括穴位、针刺疗法、针刺手法、生物过程、基因及基因产物、失调、解剖结构7个大类,12个对象属性,1 108个实例,5 123条公理。建立起具有针灸学特色的语义网络,实现了针刺效应知识的结构化表达,为针灸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4.
目的 利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病历针灸穴位处方数据,分析治疗小儿脑瘫穴位配伍规律。方法 从住院电子病历数据中提取诊断及针灸穴位处方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应用基于最小覆盖的频繁闭项集压缩方法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治疗小儿脑瘫的穴位配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穴位组合与证候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701个针灸穴位处方中包含77个穴位,通过88个频繁闭项集可以覆盖所有数据,从中进一步筛选出15个更具有代表性的项集,覆盖了85%的数据。结论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治疗小儿脑瘫用穴相对固定,每个证型有对应的穴位基本方,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的加减,本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针灸处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名中医的经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