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在服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ABI、PWV、颈动脉IMT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瑞舒伐他汀组TC、LDL-C随治疗时间延长仍有明显下降,HDL-C出现明显上升(P<0.05);辛伐他汀组在治疗3个月TC、TG、LDL-C下降,然而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进一步下降,治疗9个月HDL-C升高,两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在降低TC、LDL-C、升高HDL-C方面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ABI、PWV、颈动脉IMT在治疗9个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组在升高ABI和降低颈动脉IMT方面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能减轻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控制血脂,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整理来自山西气象中心提供的太原地区1999年—2003年每日的平均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各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当日的气压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并且气压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当日气温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气温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6);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无滞后性影响,降水量未进入模型。结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但非线性相关,并且气压和气温有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肖鹏  冯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9):1486-148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与格列齐特分别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68例、参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缬沙坦治疗,参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试验组给予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hPG)、稳态模型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内皮细胞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压及动脉硬化预后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59%高于参照组83.82%,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2hPG、HOMA-IR、HbAlc、HOMA-β、Fins及ET-1较低,NO水平较高,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胰岛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压、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动脉硬化预后改善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及照顾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指导护士进行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病房,家中有老年人的家属500例,发放调查问卷,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并对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进行讨论。结果:跌倒老人大多为独居,有急慢性疾病的老人,家属对于老年人跌倒的易患因素认识不足,尤其是社会及环境因素,家属非常想了解跌倒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结论: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增加体育锻炼, 治疗相关疾病,及合理用药, 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措施。本调查研究对于今后病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意的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发枝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名老中医,从医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在肝脏疾病的诊治方面更是颇具慧眼,李老临床喜以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方,从肝脾着手调治现代肝病,疗效确切。现将李老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现代肝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节律特点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本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发病时间,运用圆分布分析每日24 h内的集中发病时间;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组间在各个时间段发病规律的差异.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集中在每日07:00(Z=10.737,P<0.001).高龄组(≥60岁)发病集中在06:51(Z=7.513,P<0.001),低龄组(<60岁)发病集中在07:21(Z=3.287,P<0.05),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945,P<0.05);男性组每日的发病集中于07:30(Z=9.162,P<0.001),女性组每日的集中发病时间不明显(Z=2.212,P>0.0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01);高血压组每日的发病集中在06:30(Z=7.081,P<0.001),非高血压组集中在07:30(Z=4.132,P<0.0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糖尿病组每日集中发病时间不明显(Z=1.949,P<0.05),非糖尿病组发病集中在06:30(Z=9.596, P<0.001),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01).结论 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明显的时辰节律特点,多集中在07:00左右.但不是所有人群都有上述特点,女性和糖尿病患者没有每日的集中发病时间,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者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整理来自山西气象中心提供的太原地区1999年—2003年每日的平均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各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当日的气压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并且气压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当日气温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气温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6);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无滞后性影响,降水量未进入模型。结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但非线性相关,并且气压和气温有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46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进行治疗的24例资料为观察组,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22例资料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观察组在联合用药治疗后显效者12例(50%),有效9例(37.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者10例(45.5%),有效7例(31.8%),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具有曼优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