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辨证论治ASD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靠。心脾两脏为ASD辨证论治主要脏腑,而目前尚缺乏深入的中医机制分析。为探析ASD核心症状与心脾两脏的关系,本文针对性探讨心脾两脏在ASD核心症状形成中的中医理论渊源,从中医角度明确心脾两脏在ASD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及行为异常刻板症状两大核心症状出现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基于心脾两脏功能、藏象理论、经络归属、经典论述提出并阐释ASD儿童语言问题、首责于心;有闻未应、脾意不充;孤僻自封、思伤心脾;脾运失职、心失所养、痰浊内生的中医心脾论机制。针对ASD儿童行为异常刻板症状产生机制,提出并阐释了脾常不足,运化失职,心神失养,心脾俱伤,心神不足而至刻板怪证连连的中医机理。通过对中医理论的剖析挖掘,为ASD从心脾论治探索理论依据,以期初步构建中医心脾两虚辨证论治ASD理论框架,为AS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从心脾辨证论治ASD具有雄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支撑,理法方药完备,可能是未来中医药治疗ASD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作业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6岁ASD儿童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运用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2周。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和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第3版(PEP-3)评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统计针刺过程中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相比较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行为、粗大、精细、语言及个人-社会等5大能区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ABC交往、生活自理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儿童S-M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EP-3个人自理、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3.
党伟利 《光明中医》2009,24(5):984-985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为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CP是儿童神经残疾中最为严重和常见的疾病,国内外报道发病率多为1‰~3‰.因此,预防和治疗CP已经成为小儿神经科的一项艰巨任务.研究发现:CP的病因复杂,不同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CP病理改变各异,其临床表现不一,故防治措施也有区别.探讨CP的致病原因,进而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目前脑瘫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组织病理及突触素(synapsin,SYP)、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rowth-protein-43,GAP-43)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孕鼠ip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ip作为正常对照组,生后分别选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孕鼠子宫、胎盘及仔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早产仔鼠40只分为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A,13.5 g·kg-1),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B,6.75 g·kg-1),神经节苷脂组(C,6 mg·kg-1),模型对照组(D,生理盐水9 mL·kg-1)各10只,正常对照组(E,生理盐水9mL·kg-1),足月仔鼠10只。各组于生后第8天ip干预至14 d,后同等条件下喂养至21 d,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断头取脑、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SYP,GAP-43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组SYP,GAP-43的表达较模型组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中丹参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神经节苷脂组SYP,GAP-43表达,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YP,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康复治疗师是儿童康复治疗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康复效果的重要保障。物理治疗师在治疗师群体中占比高、地位关键,是康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1])。传统管理模式是我国脑瘫康复机构主要的管理形式,在此管理模式下,物理治疗师职业倦怠严重,同时面临晋升门槛高~([2—3])、学历提升难~([4—6])、工资待遇低~([7])、心理压力大~([8—9])、工作负荷重且枯燥的窘境~([10]),自身价值难以体现~([7,11]),不仅导致专业队伍建设不稳定,而且还影响康复疗效。据文献报道,81.1%的治疗师有职业倦怠~([2]),25.6%的康复治疗师表示"未来考虑变换职业"~([12])。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降低物理治疗师的职业倦怠,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康复机构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建奎  马丙祥  李伟  牛曾  党伟利 《新中医》2021,53(3):144-147
孤独症谱系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类疾病,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临床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孤独症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大多采用头皮针灸。因其发病机制与中医五脏关系密切,五脏又与传统俞募穴有关。故从孤独症与五脏的关系,五脏和俞募穴的关系入手,探讨孤独症从俞募穴论治的可行性,并以典型病案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占所有脑瘫的20%左右,常见病因为胆红素脑病、重症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低体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扭转痉挛、张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甘麦大枣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动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行为学变化、前额叶皮质层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 Receptor D2,DRD2)的表达以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SHR大鼠随机分为甘麦大枣汤组(GMDZ组),利他林组(MPH组)和模型组(Model组),每组8只,另设8只韦斯达-京都大鼠(wistar-kyoto rat,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适应性饲养7天后,各组大鼠药物灌胃21天。进行为期6天的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药物对SHR大鼠学习能力、冲动、多动行为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与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前额叶皮质层DRD1和DRD2蛋白与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变化;通过16S高通量测序检测药物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甘麦大枣汤组和利他林组平均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均速度减慢,总路程缩短。与模型组相比,甘麦大枣汤组和利他林组大鼠DRD1和DRD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S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其他三组之间粪便物种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模型组与甘麦大枣汤组、模型组与利他林组之间粪便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甘麦大枣汤组与利他林组之间粪便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小。结论 甘麦大枣汤可以有效改善SHR大鼠关于ADHD的核心症状,上调DRD1、DRD2表达的同时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张鹤  白青云  党伟利  王妍炜 《新中医》2019,51(2):213-216
目的:观察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针刺俞募穴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观察2组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0.56%,总有效率72.23%;研究组显效率47.22%,总有效率94.44%。研究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及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研究组CD4~+、CD4~+/CD8~+及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研究组WBC、NE、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分及身高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研究组GMFM、GDDS评分及身高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